|
|
變化中的東亞和美國關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 09:01 中國經濟時報
■王嵎生 東亞與美國關系中的四大亮點 目前一個跨洋和一個跨洲的重要地區組織——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亞歐會議”ASEM,都直接與東亞有關,反映了東亞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APEC從一開始就承認本地區的“巨大多樣性”有著比較大的包容性。ASEM的歐洲成員,有不少過去是殖民主義或帝國主義國家,現在也都承認同亞洲國家的“平等伙伴關系”。這兩個組織,一邊有美國,一邊有歐盟,還有俄羅斯,在不同程度上,起著引領“戰略合作”方向的作用。特別是1993年APEC領導人的“西雅圖宣言”明確承諾,要共同努力深化“大家庭精神”,后來在“蘇比克宣言”和“溫哥華宣言”中又提出“APEC方式”,認為按照這一方式深化大家庭精神,“對于APEC在本地區和全球發揮積極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并且指出:“APEC創造了國際經濟合作的全新法式。”2006年,“河內宣言”又進而承諾,要共同努力建立“和諧的亞太大家庭”。APEC十幾年來的運作和實踐,基本上否定和結束了過去國際關系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現象,體現了新時代成員之間的平等伙伴關系和國際關系民主化,實際上也承認了本地區各成員發展模式的多樣性。這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說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性影響,也可以說是東亞同美國關系的一大“亮點”。 在重大國際安全問題上,出現了不同于處理伊拉克危機的模式。在棘手而敏感的朝核問題上,“多邊磋商”與“和談方式”占了上風,“單邊主義”和“戰爭方式”吃不開、行不通。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六方會談已取得一些重要共識,朝核問題出現了和解與良好的發展勢頭。這不僅有利于本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而且在國際上也不失為一種處理重大國際安全問題可借鑒的模式。這也是東亞同美國關系的一個不小的“亮點”。 “金磚”四國中兩個(中、俄)是APEC成員,一個(印度)是東亞峰會的成員。“遠景”五國有兩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在東亞。它們的發展速度和民族復興速度都是比較驚人的。中國、印度和美國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具投資吸引力的三個國家。東亞國家的外匯儲備絕大部分都在美國,同美國的貿易總量已超過了美國同歐盟和北美的貿易量,實際上已經在諸多領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難分難舍局面,共同利益的匯合點正在不斷拓寬。這也是東亞同美國關系看好的一個很大的“亮點”。 在東亞地區,以東盟、10+3(東盟+中日韓)和三個10+1(東盟+中國、+日本、+韓國)為主要的多邊和雙邊經貿合作如雨后春筍,方興未艾。不同層次的區域和次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正漸入佳境。這對美國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實際上也是東亞同美國關系的一個“亮點”。無論是東盟還是中國,都無意于排斥美國,更不要說日本和韓國了。美國無需擔心自己被邊緣化。 東亞與美國關系中 不可忽視的兩大問題 首先,美國政策“價值觀驅動”和“利益驅動”之間的矛盾和互動性影響日益明顯。 這本來是國際關系中普遍的現象。近兩年來,隨著“中國速度”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美國政策在這兩者之間的自我矛盾和斗爭日趨明顯,而且相當錯綜復雜。估計將延續一個歷史時期,影響全局。 政治上,美國和日本,在一定意義和不同程度上,還有澳大利亞等國,它們的冷戰思維并沒有隨著冷戰的結束而消失,仍然死抱著它觀察和處理問題,始終把中國看成“另類”國家。所謂“中國是處于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在對華關系上要“避險”;所謂對付以中國為主的“民主國家同盟”、“自由與繁榮之弧”、“價值觀外交”等等,無不與此有關。它們的戰略目標首先是要把中國“融入”或“納入”它們設想的軌道。如若不成,就要進行遏制和圍堵,甚至扼殺。但在重大國際安全和熱點問題上,它們現在又離不開中國,不能沒有中國的合作和支持。更何況中國一直奉行和平與發展的民族復興戰略,主張合作和共同發展,它們不可能視而不見。 經濟上,如前所說,雙方相互依存度已大大加深,它們需要中國市場,需要中國的投資,需要中國的合作。中國也需要它們。但經濟上的矛盾和摩擦是客觀存在的,有時(主要是中美之間)斗爭還相當尖銳。 美國以及日本對華所謂的“兩面下注”,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澳大利亞等國對美、日的圖謀“若即若離”,也是在此情況下出現的。它們在這兩個不同的“驅動”中不斷晃來晃去,尋求“平衡點”。但“絕對平衡”是不存在的。在不同問題和不同情況下,總是有所側重。這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也是影響全局的大事,是東亞同美國關系以及東亞合作內部一個不可忽視的消極因素,如果處理不好,危害性是很大的。 實事求是地說,現在要求美國和日本放棄對中國“兩面下注”的方針政策是不現實的。但這并不等于說可以聽之任之。試想,如果中國采取針鋒相對、以牙還牙的方針政策,也從“冷戰思維”出發,以“意識形態”劃線,東亞與美國關系將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局面。所幸的是,中國領導人十分清醒,采取因勢利導的方針,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和睦鄰方針,努力推動構建“和諧的亞太大家庭”。我想,“上帝”遲早也會被感動,目前的“負面下注”終將逐步化解,“正面下注”有望逐步增加。 其次是當今東亞,誰主沉浮問題。這實際上是一個歷史課題 也具有現實意義。目前 爭奪東亞地區“領導權”(主導權)的矛盾和斗爭方興未艾;如何應對東亞面臨的問題,是“單邊主導”還是“多邊合作”,已成為東亞同美國關系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為了實現“美國統治下的世界和平”,美國戰略棋盤上一直有兩條線。除了從中東經中亞到朝鮮半島的一條線外,另一條就是沿中國東南面的“亞太版北約”。美國新保守主義理想家們一直試圖推動“北約全球化”,搞一個“北約大家庭”。日本是這個戰略圖謀的積極參與者和幫手。這條線具體說來,就是以日本為基軸,以美、日、韓“鐵三角聯盟”為“北錨”,以美、日、澳“鐵桿聯盟”為“南錨”,經臺灣海峽和東盟,直至南亞的印度。如果得逞,它們既可以鞏固美國在太平洋前沿的第一鎖鏈,又可以形成防范和遏制中國的“東南屏障”,并應對東北亞地區的潛在“熱點”,發揮威懾作用。 一個時期以來,美、日冷戰思維嚴重的右翼媒體不斷聲言,要組織以美、日、澳、印為基礎的所謂“民主國家同盟”。美國在核問題上改變對印度的政策,美、日競相與印度建立“戰略關系”,以及美國加大與東盟的合作力度(包括軍事上重返一些東盟國家),無不直接或間接與此有關。 但這完全是一廂情愿的。如果說韓國和澳大利亞現在都要同這條線保持某種距離,長期奉行不結盟政策的印度會是“零距離”嗎?印度同中國正在推進戰略伙伴關系,最近也一再宣稱,它堅持“平衡外交政策”,不會參與任何聯盟或“圍堵中國”的戰略平臺,難道不是很好的回答嗎?韓、澳、印都如此,難道同中國友好的東盟還會成為它們的“知音”嗎? 美國不會輕易放棄它的戰略圖謀,日本一時也難從根本上改弦易轍。在可預見的未來,尋求“單邊主導”,還是相互尊重和關照,遵循“多邊合作”解決本地區重大問題,仍將是東亞地區同美國關系矛盾和斗爭的一條主線。 兩大潛在熱點的 現狀和可能的干擾 東亞地區的兩大潛在熱點一是朝核問題,一是“臺獨”勢力的干擾。 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狀況既不同于當初的伊拉克,也不同于現在的伊朗,而且牽涉到中國的核心利益。朝核問題這張“牌”,美國要利用,日本也想利用,巧妙各有不同。 美、朝這“一對冤家” 長期硬碰硬。雙方立場截然不同,“火藥味”有時甚濃,朝核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潛在熱點。 近一兩年來,由于雙方各自新的處境和困難,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加之中國苦口婆心地勸說和耐心地推進,逐漸出現了一些有利因素與和解勢頭。六方會談幾經周折,現已取得了一些公認的重要成果。 從國際戰略上看,它樹立了一個不同于伊拉克危機的處理模式,通過對話而不是對抗和戰爭,探討和尋求問題的和平解決。從問題本身來看,六方會談幾個共同文件確定的原則,以及“口頭對口頭,行動對行動”的承諾,正在逐步得到落實。美朝今年初已開始直接對話。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取得了重大進展,通過了《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共同文件。這不僅為朝核問題的解決奠定了新的基礎,而且有利于美朝這“一對冤家”關系的正常化。與此同時,朝韓領導人10月初在平壤簽署了《北南關系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這是朝韓在和平、和解、合作進程中,從7年前的“歷史性握手”到“歷史性的跨越”,不僅有利于推動朝核問題的早日解決,更有利于朝鮮半島形勢的穩定、和平與發展。 目前,日本比較擔心美國搞“越頂外交”,在美朝關系方面走在日本前面,從而使自己被“邊緣化”。福田出任日本首相后,在日朝關系方面似乎已比過去靈活了一些,沒有死抱住“綁架問題”不放。從日本對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文件的態度大體可以看出這一點。朝日關系正常化也有可能隨著美朝關系的改善逐步提上議事日程。 從以上情況不難看出,朝核問題的消極因素正在下降和化解。如果有關各方能抓住歷史性機遇,妥善處理有關問題和相互關系,乃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一大幸事。中國作為東北亞地區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朝鮮停戰協定的重要締約方,在解決朝核問題以及促進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和平機制的建立過程中,定將繼續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臺獨”這張“牌”,美國要握在手里,日本右翼也想利用,各有各的用場。好在,第一,由于中國采取了正確政策,近一兩年來,臺灣島內形勢正在發生新的變化(42%反對“入聯公投”,贊成的不到三分之一);第二,美國由于目前自身的困難處境,在穩定臺海局勢方面,客觀上與我國的共同語言逐步增多。因此,“臺獨”這張“牌”的“可用性”正在相應減少,至少暫時是這樣。 但陳水扁是個“麻煩制造者”,可能“破罐子破摔”。我們不能不做好各種準備,既靈活又十分堅定。一是要讓臺灣當局明白,千萬不要玩火,“玩火必自焚”。二是要恰如其分地運用美國的正面影響,同時防止可能產生的“雙刃劍效應”。三是要讓美國明白,臺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它千萬不要做錯誤判斷,干出今后后悔莫及的事。四是要讓日本明白,臺灣問題對中國意味著什么。日本右翼媒體常說,如果中國統一了臺灣,就扼住了日本的“生命線”,所以日本要伙同美國把臺灣海峽定為它們的“共同戰略目標”。這是非常錯誤的。日本方面首先需要搞清楚:第一,臺灣是中國的領土,不是日本的領土。第二,如果并不是日本領土的臺灣竟然是日本的“生命線”,那么,是中國領土的臺灣對中國意味著什么呢?這是不言自明的。第三,臺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誰也休想挑戰。美國和日本都需要有自知之明。由于歷史原因,日本尤須自律。其實,中日關系搞好了,日本右翼所謂的“生命線”根本就不存在問題。一個友好的、統一的中國,對日本來說,難道不比所謂的臺灣這個“生命線”更重要千百倍嗎? 當然,在這個問題上,對我們國家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一件事,自己家里的事——主要是指改革開放,提高綜合國力。這一件事做好了,臺灣這個寶島是丟不掉的。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