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質量道德:最后的幸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07:26 中國質量新聞網
有人說,惟利是圖是商人的本性。但我們也不能否認,商人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如果不重視質量道德,那么,他就不可能贏得客戶的信賴,就不會推動社會的發(fā)展。 有人認為,經濟與質量道德是完全不沾邊的兩個概念,一個企業(yè)家通過經營賺了錢,人家想怎么花,是他們的事,法律無法介入,也沒有人能用質量道德的標準尺子去度量,更沒有人可能去強迫他怎樣支配。有這樣觀點的人,我認為他們是曲解了經濟學的概念。錢能生錢,這是企業(yè)家認同的觀點,當一個企業(yè)家擁有了大量的資金后,他們便會擴大產業(yè)。但是,他心里一定明白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如果他的內心沒有消費者這樣一個最低底線的質量道德尺度,那他就沒有先前的經濟利益,有了這個經濟基礎,他更應該為社會福利和勞動就業(yè)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這同樣也是企業(yè)家的質量道德,這是道德的一部分。 質量道德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現(xiàn)為一種潛意識,他需要企業(yè)家自己具備一定的“定力”,因為從一定意義上講,質量道德屬于個人的“私事”。比如,如何對不合格品進行“讓步處理”,在有的私營企業(yè)里,有些企業(yè)家會把這些“讓步處理品”作廢品處理,體現(xiàn)了企業(yè)家對消費者的人文關懷和一定的質量道德水平。 質量道德作為社會道德,同樣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種是“公正的美德”,它是社會必需的,屬于積極的義務,而另一種就是“仁慈的美德”,我們不能去強求,只能期待,企業(yè)家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當然,經濟學里是沒有仁慈這一概念的,但縱觀經濟學不難發(fā)現(xiàn),世界銀行發(fā)展到了巔峰目標便是“福祉”。亞里斯多德曾說過,最后的幸福是不完全靠財富的,更是一種社會責任,社會義務,是一種社會道德。 當今的世界不僅充滿競爭與挑戰(zhàn),企業(yè)家在經濟與質量道德方面,更應慎義利之辨,嚴是非之分,需崇尚道德勝于財富的價值觀念,形成一個“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吨袊|量報》 □ 陸宣亞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