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參與全球治理:中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 08:17 經濟參考報
《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國首發式現場。“中國有可能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能源機遇,參與全球治理已成為中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教授說,“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不僅改變了世界經濟和貿易的格局,也改變了世界能源格局,中國和印度所面臨的能源挑戰也就是全球的挑戰。” 胡鞍鋼教授是在11月9日國際能源署(IEA)舉行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國首發式上做上述表示的。 中國崛起引起國際能源機構空前關注 IEA在《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預測: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將從2005年的114億噸油當量增長到2030年的177億噸油當量,25年間增長55%。而發展中國家由于經濟和人口增長速度較快,因此預測其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占74%的比重,其中僅中國和印度就占全球能源增量的45%。 這份報告稱,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中國將在今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同時在2010年以后對能源的需求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費國。 IEA首席經濟學家法蒂·畢羅在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專門針對中國的能源市場進行了分析和預測。法蒂·畢羅說,為了助推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未來的能源需求無疑將會持續擴大。預計2005年到2030年間,中國的一次能源需求將翻一番多,從2005年的17.42億噸油當量增長到2030年的38.19億噸油當量,年均增速3.2%。 “預計從2005年到2015年這10年間,中國能源需求平均每年增長5.1%,這主要是由持續蓬勃的重工業所推動。”法蒂·畢羅說,從更長一段時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走向成熟,生產結構逐步轉向能耗較低的領域,以及引進更高能效的技術,中國能源需求會逐步放慢。其中,2005年到203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增加六倍,達到近2.7億輛,到2030年中國交通運輸業石油需求會將近翻兩番,占中國石油需求增量的2/3以上。 “中國居民收入的增加使住房、家電以及對供熱和供冷的需求有了強勁增長,化石燃料用量的增加將加重二氧化碳排放和空氣污染的狀況。”這份報告預測,2005年到2030年全球問世氣體排放量將上升57%,其中美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占增量的2/3,而中國又將占增量的最大份額。 中國能源市場:機遇大于挑戰 “在未來的能源需求增長中,中國和印度要占全球增量的40%左右并不奇怪,因為中國和印度的人口也大體上占世界總量的40%。”對于IEA此次對中國和印度能源問題的空前關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評價說,報告談到中國和印度能源需求都在高速增長,但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正是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正是因為以中國和印度為龍頭的世界經濟增長,才吸收了高油價有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萎縮所帶來的遺憾和矛盾,正因為中國和印度的能源需求增長和經濟發展,才使得世界經濟在油價90多美元,甚至在突破100美元的情況下仍在持續發展,沒有出現危機,也沒有出現恐慌。 李俊峰說,中國和印度的能源需求增長,除了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保障能源安全提出課題以外,還應該會提供很好的技術和經濟基礎。“高油價就像一把雙刃劍,它有不好的一面,同時也有積極的一面。它會推動全球替代能源和能源清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而且有可能推動世界低碳經濟的早日到來”。 “中國和印度的崛起已為世界所矚目,兩國巨大的人口規模效應帶來了巨大的勞動力就業效應,巨大的經濟規模效應也會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重大貢獻,兩國市場的開放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對外貿易效應。”胡鞍鋼告訴記者,“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中國和印度的崛起對全球能源資源需求、氣候變化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也產生了負面效應。” “對于化石能源消費所引起的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中國沒有準備好,世界也沒有準備好。為此,中國受到了來自國際社會的巨大輿論壓力,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胡鞍鋼話鋒一轉,繼續說道:“氣候變暖不僅是對中國提出的挑戰,也是對世界提出的挑戰。但同時它對中國而言也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它將強有力地促進中國從黑色發展模式向綠色發展模式轉變,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最大的環保節能市場、最大的低碳商品生產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國。”胡鞍鋼說,中國所奉行的綠色改革、綠色發展、綠色崛起之路將成為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中國應積極參與國際能源治理 “在面對諸如能源安全、環境保護、氣候變暖這些全人類共同的挑戰時,中國必須參與到全球能源治理的體制框架中。正如《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所提出的,需要全球共同行動應對能源需求的迅猛增長。”胡鞍鋼說,面對一系列能源課題,我們不缺資金,也不缺技術,關鍵是缺少時間與合作。 在胡鞍鋼看來,“全球能源治理”應涵蓋五個議題。首先就是把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興消費大國納入全球能源治理的框架中。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費國,由于不是OECD成員,因此無法加入IEA。應當推動中國和印度與IEA的合作,通過改變IEA的定位使中國和印度成為其成員方或在不改變IEA定位的前提下考慮讓中國參與IEA緊急共享體系,實現信息共享,共同行動,并在此基礎上承擔一定的國際義務,把中國和印度納入整個國際能源合作體系當中來。沒有中國的參與,IEA就無法發揮其應有作用;把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排除在世界主要的能源組織之外,能源市場的全球治理就無法實現。 第二是分享能源技術創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應該看到,中國和印度一方面是全球新增能源消費大國,推動了能源生產國投資的增加,引導了能源供應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是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技術、設備的大市場,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市場。這也是能源消費大國帶給世界經濟的重要機遇。中國于2006年倡議召開了中印日韓美五國能源部長會議,會后發表的《聲明》表明,五國在能源結構多元化、節能提效、石油儲備、信息共享、能源商業合作等方面達成了一定共識。我們希望能源消費國之間能夠就這些領域開展經常性的討論和合作,形成一定的國際機制,共同應對挑戰。 第三是保障穩定的能源供需,保持能源價格的穩定。實現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的信息共享,把供給和需求的信號明確地傳遞給能源市場,避免價格的暴漲暴跌。 第四是協調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降低國際金融市場風險,打擊對石油市場的過度投機。只有市場穩定,能源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只有各國通力合作,才能共同應對風險。 最后,全球能源治理應強調應對全球變暖的挑戰,實現全球能源利用的轉型。中國應當積極推動國際氣候談判,推動各國構建全球合作框架,建立碳排放市場,廣泛實行清潔發展機制并加強國際協調等措施來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挑戰。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