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追尋陶淵明的芳蹤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23:26 中國經濟時報
■解黎晴 又是芙蓉花開時。徘徊武陵溪,仿佛重讀《桃花源記(并詩)》,我的思緒總被靖節先生恬淡雅致的筆調所吸引,漸漸地進入充滿天地靈秀的圖畫中。這一切,不僅是陶淵明筆下描繪的世外桃源,也是武陵山深腹實有的避秦絕境。桃花源幽遠、深沉、豐厚的文化積淀,雖歷時千載,卻常令人們對她有新的認識、理解乃至產生新的企盼和追求。 不知不覺,漫步在方竹亭邊的臨仙澗。這是漁郎問津的武陵溪的支流。沿溪行,遇仙橋凌空而臥,谷口懸崖百尺,松竹覆蔭。相傳,早先橋端皆為千仞絕壁,無從飛渡,后被仙人點化巨石橫跨,故名遇仙橋。站在橋上,清風從深長的山谷吹來,時有白云從橋下涌起,使人在滾滾云海中沉浮,頗有飄飄飛升之感。明唐待征詩云:“流水溪邊去不回,石橋煙霧鎖蒼苔。桃花樹上三更月,疑是仙人曳杖來”,即隱寓于此。 走在越高越陡的峭崖下,古木橫臥溪澗之上。深谷中,危徑中開,迎面一陡巖壁橫亙在前,上鐫“劈開真面目”五字。據說明湖廣巡撫郭顯忠于萬歷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重建大士閣時,見一童子持香出迎,復乘云冉冉而去,遂用大石封固,以為仙境保密。每逢春季,穴內必有瓣瓣桃花浮去,自封洞后遂絕。南明闕聞《桃源洞水記》對此描述得非常精彩:“瀑之浩浩若十萬甲兵,鏑響弓鳴,隱伏洞天”。 遠遠遙望一亭。仰見亭后云霧陰森,水簾高掛,飛瀑灑空,如沁冰雪,凄神寒谷。這就是水源亭。獨坐亭中,凝視涌泉匯于洞前,宛若一輪皎潔晶瑩的寶鏡。這座單層木石結構六角涼亭,下有石柱六根,上為木蓋寶頂,每角有一龍首,雕刻精良。簡介牌上說,亭始建于元代。于此聽泉聲,觀山色,俗念皆忘,可謂神仙清福。撲哧哧,一只紅嘴綠翅膀的山鳥飛落在亭前桃枝上,我好奇地望著它的眼睛四周圍繞一圈美麗奇特的白環,它也神氣地朝我嘰嘰喳喳。我站起身來,它卻受驚似地拍翅逃入亭后山洞。循蹤而行,巖壁上露出“水源洞”三字。因陶記“林盡水源”句得名。洞口“厥狀如門,巨石屏蔽,靈跡猶存。”唐狄中立《桃源觀山界記》中的話不覺浮上心頭。躬身而入洞中,步步涉水前行,大約摸黑探索了二十余米,眼前陡現一縷幽光,幾經曲折,澗水聲隱隱傳入耳鼓。出洞,豁然開朗,怡然橋與穿空的危欄橫跨潭上,碧波粼粼,別有一番意趣。 白云軒依崖臨壑,祠堂式建筑,觀音兜山墻,古樸端莊。正門兩側高懸劉澤渠的一幅厚重、渾穆的隸書楹聯:“偶聞黃發石中語,時有白云衣上生。”橫批是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桃源知縣楊集三題寫的“別有洞天”木刻行書匾額。立于階前,一縷縷金箭般的陽光把軒下千丘田的香稻染得橙黃。穿過石門,荷鋤的山民正在桃樹下鏟除雜草焚燒火土。一古樹,一紅亭,一溜青黑的踏腳石錯落溪中,意趣足有十分。石桌上,深深鐫刻的一幅棋盤獨領武陵風韻。 幾聲狗吠在山那邊響起,我卻沉默起來。得知坐在石凳上歇息的老者高姓覃,世居秦人村。“請問覃老伯,這幅棋盤是哪朝的古跡呢?”老人清癯的臉上布滿刀刻般的皺紋,三綹銀須微微抖動:“這可不是古跡,是仙跡哩!”我敬他一根“桃花源”牌香煙,他擺擺手,慢吞吞地抽燃一桿旱煙,一串神奇的傳說在青煙中繚繞—— 我們祖居的秦人村原先與世隔絕,有一年問津的漁郎來到這塊天地,望見兩個老道對坐下棋,便站在一側旁觀,不時指手劃腳說幾句閑話。過了一會,白袍老道敗陣,邀漁郎對弈,黃道真也不謙讓,坐在桌邊狠殺猛攻連勝三局。綠袍老道心有不甘,從胸前摸出一顆像小龜的珉石,朗瑩溜圓如五銖錢,朝空中一拋,忽然幻化出一位美女。“你若能贏得這一盤,她就做你的老婆。”道真在美女面前分心亂神,棋輸綠袍。老道收回空中的美女,哈哈一笑:“你輸了棋,這媳婦就走不到你的家,莫怪,莫怪。”一朵五彩祥云升起,老道們飄然不見。 道真返回纜船洲,船已朽爛,老娘也客死他鄉。樵哥碰到他非常驚奇,說他遠走三年,就在上月有個美女在停船的地方走來走去,一會就沒了蹤影。道真恍然得知老道是神仙,急匆匆重入洞府,仙人難覓,只遺下石桌上的棋盤,并在古亭的楹柱上新刻了一幅對聯:“喜無樵子復觀弈,怕有漁郎來問津。”從此以后,道真便留在這里修身養性,跨鶴登仙而去。 “這白云山房就是武陵漁郎的故居嗎?”沉醉在老人娓娓道來的浪漫故事里,我余興不盡。“是的,后來唐朝的高士黃洞源、瞿柏庭都來這里修煉、得道,劉禹錫做朗州司馬也來這里題碑、玩月哩!”“朝前走還有什么古跡呢?”我欲覓根尋源。“還有余蔭堂、延至館、高舉閣、向路橋……你自已去尋訪吧!” 夕陽已坐在嶂山的嶺頭,荷鋤的老者披著余暉走在田埂上,留下一條忽大忽小的身影。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似乎讀到了另一種風味的《桃花源記(并詩)》。看來,桃花源的建筑和古跡均與陶淵明所寫的“記”和“詩”有關,很多景點的名稱就直接以陶詩或陶文中的原句命名,這也許是歷代有識之士對《桃花源記(并詩)》所表達的情感、抱負、寄托的深刻體察和理解的延伸吧。難怪歷代騷人墨客、達官豪貴、羽士高僧、布衣學子或吟詩題詠,或撰事紀志,或著文立碑,或揮毫入匾,使山山水水洞洞穴穴萃一身之奇美,歷千古而不廢。 桃花源——“世外桃源的原型,隱逸文化的典型”,她獨具的美學和文學價值與《桃花源記(并詩)》相得益彰,仿佛是擰成的一條無形而多情的彩線,從遙遠的晉代穿過歷史的厚幕,又和今天連綴在一起。“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斯人雖已逝,美境卻長新,在藝術的長廊,在人們的心底,在新生活創造者的手中。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