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失落的詩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4日 22:05 中國經濟時報
■流沙 偶翻殘破的家譜,第一冊上載有數十篇詩文,均以老家四周景物為賦詠,極盡詩情畫意。 一位名叫“遠山”的先祖,似有詩家風范,用詞遣句有唐宋之風。我一篇篇地讀,那些個耳熟能詳的地名出現在詩詞中,讓人一驚一乍的。我讀一篇,就嘆息幾聲。最后引得父親過來,看著詩文中的地名,亦是奇怪萬分。 遠山生辰大約在乾隆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了。200多年前的老家,祖居于此的詩人曾這樣充滿愛意地歌頌過它,這普普通通一座小山、一棵古樹,一汪清泉,都留下了恣意汪洋的文字。 我先是覺其怪,后又不覺感嘆。 先人如此熱愛家鄉,太多的詩情傾注于山水之間,而經200余載后,卻少有文字記載,不知后人缺乏的是詩情,還是心情。 中國畫壇上素有“一代梅師”之稱的九疇先生與我同村,且我尊他堂祖父。九疇先生今年九十有三,仍然耳聰目明。前些日見九疇老人的一段回憶錄,提及老家的為書香門第,代代有人才出,且都為文人,賦詞作曲弄畫者多。當時就想,為何我只看到200多年前遠山先祖的詩文,卻不見遠山之后先人的片言只語。大概歲月的長河流入晚清之后,動蕩不安的局勢讓人沒有了作詩的心情,更不要提太平天國運動以及后來的軍閥混戰了。自從中國出現白話文之后,這樣的古典情懷大概早已不再了。 俗話說:故土情深。從內心去考量,我也是難舍故土的,但我卻不敢說我熱愛故土,這里山山水水太平常,無論如何也入不了我的文章之中。但200多年前一個古人,這樣把故鄉詩化了,成了一個類似于世外桃源的去處。 這個世界惟一不能缺少的是國王和詩人。這話我是相信的,照我的理解,沒了國王,哪來秩序。沒了詩人,哪來夢想和心靈上的平靜。 在那個讀家譜的晚上,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在現代文明強大驅動力下,我們如何守住最后的一份詩情,最后的一份心靈凈土,就像我的遠山先祖一樣,蝸居一個窮鄉僻壤,把那些普普通通的風物詩化再詩化,在自己的心中構建起一座快樂逍遙的自由王國。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