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母親的“生死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09:05 中國經濟時報
■賀秋剛 母親辭世已有六年了。六年來,每當想起她老人家生前對兒子的厚愛,特別是她對待生死的態度,不僅有說不盡的感激之情,更是受到心靈的洗禮、教育和激勵。 母親18歲就嫁給了我的父親。那時,家里生活十分艱難。她婚后不久,我爺爺、奶奶因病早逝,這樣,母親既要贍養我80多歲的曾祖父,又要照料我兩個均未成年的叔叔。我和兩個弟弟出生后,還要撫養我們哥仨。母親勤奮耐勞,省吃儉用,經常是白天下地干活,夜里一兩點鐘還在紡花、織布,為家人做衣裳。鄰里鄉親經常夸贊母親勤勞持家的精神。父親也為母親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正是靠著這種勤奮,母親協助父親不僅為曾祖父送了終,為叔叔蓋了房,娶了媳婦,還把我們兄弟三個拉扯大并供養上了學。 1977年初,我參軍入伍。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家的生活也開始好轉。沒料想,也就在這時,母親得了糖尿病。這種病既要長期吃藥、控制飲食,又要注意休息,不能太勞累。但母親生性要強,在料理家務的同時,依然堅持下地干活、養豬、種菜、割草,生怕日子過的不如別人。不久,母親的病情加重,人更瘦了,干活也沒勁了,而且腳面開始潰爛。在此后的十多年間,先后到北京、安陽等地治療,但始終沒有根本好轉。 2001年9月的一天,二弟突然打來電話說母親病情加重,需趕緊住院治療。情急之下,我當即讓二弟和父親護送母親來京治療。當時,我正在國防大學讀研究生,而且是論文寫作的關鍵階段。為方便起見,我讓母親住進了與國防大學一墻之隔的309醫院。經診斷,母親被確診為腎衰竭晚期。醫生告訴我,除非馬上做透析,以后再換腎,否則母親的病只能維持一兩個月。我不禁腦子里“嗡”的一下,心想,幾個月前回老家看到母親還沒啥大事,怎么會發展得這么快。做透析和換腎需要幾十萬元的費用,這筆錢我們弟兄三個是拿得出的。特別是想到母親一生操勞,沒有享過什么福,現在我們哥兒幾個工作都不錯,日子過得好了,她怎么能夠離開我們呢。我當即向醫生表示,不管花多少錢,也要做透析和換腎。當我與父親和兩個弟弟商量后,把這個決定告訴母親時,沒想到母親堅決不同意。起初,我以為是她怕我們負擔不起這筆治療費,就再三勸說,向她解釋這不成問題,但她毅然堅決拒絕。 連續幾天,我們做母親的工作,都沒有效果。一天晚上,母親把我叫到病床前,對我說:“人早晚都得死,咱村你的幾個大爺、大娘比我歲數還小,不也都死了嗎。人活著要爭氣,要多幫別人才行。這些年我沒幫你們,還拖累了許多。”她還再三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把論文寫好,不要老往醫院跑,不要為她的病分心。我知道母親的性格,她不答應誰說也沒用。望著母親越來越瘦的面孔,想到再過些日子就可能離開我們,我的心一陣難過,眼淚止不住往外流。但為不讓母親看到,我找借口走到陽臺,悄悄地把眼淚擦去。 母親沒什么文化,可能也不懂得什么叫生死觀。但在她看來,生命只是個過程,活著就要多為別人做事情,死并不可怕。她是這樣認為,也是這樣做的。在她年輕特別是在“文革”期間,她為村里的許多鄉親提供過這樣或那樣的幫助。有時鄉親來借錢,即使自己家里沒有,她也要想辦法到親戚那里幫助去借。就是在患病后,她還堅持自學中醫包括針灸,經常為鄉親看病、扎針。我常想,求生是人的本能,當一個人能夠活下去,卻主動放棄生命,沒有一定的信念是做不到的。 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母親再三堅持早日出院。沒想到,恰恰也就在她出院的第30天,就與世長辭了。在她生命垂危之時,我連夜從國防大學趕回邢臺老家,凌晨四點見到母親時,她已處于彌留之際。我再三呼喊“娘,秋剛回來了……”母親似乎聽到了我的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六年來,每當想起母親的死,想到今天和以后的生活,我總是暗暗地告誡自己:好好做人,好好工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