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第十七次黨代會內蒙古團惟一的企業家代表,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先生表示,他將心系消費者、奶農、員工等多方的利益,在黨代會上盡量為這些利益方說話。他說:“十七大更多的是從宏觀層面對中國的整體發展進程進行把握,但領導人也同樣關心民生問題。”
日前,潘剛稱,給予奶農持續的補貼、加大奶源基地建設、制止盲目價格戰,是其在本次黨代會上提出的主要建議。
潘剛大學畢業后的第一個崗位是回民奶食品廠(伊利集團前身)的員工。15年后他當選為十七大代表。“無論是哪種身份,作為黨的代表,你就是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十七大吸納兩新組織成員(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就是讓我們充分代表自己所處的社會階層,表達階層的意愿。”
此次十七大報告再次將三農問題定義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伊利一直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將“工業反哺農業”作為企業發展的頭等大事。多年來,伊利集團在潘剛“心系民生”理念的指引下堅持與廣大奶農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相互依存,先后帶動500多萬奶農走上致富路,為社會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動了奶源基地周邊地區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在帶動廣大奶農致富的過程中,潘剛還提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則,為奶農提供先進的科學技術服務,引進科技知識,轉變奶農的傳統觀念,提升奶農的養牛技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生存和發展問題。
以黑龍江杜爾伯特為例: 2000年,潘剛前往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縣里的牧民們雖然守著一塊富饒美麗大草原,卻讓人詫異的住在茅草房中,整個草原牛羊稀少。
然而7年之后再回到那里,當初在政府和企業的支持下貸款買牛的牧民們,早已住上了磚瓦房。杜爾伯特所探索的“企業與農民建立穩定契約關系模式”目前已經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從長遠來說,企業和農民之間的穩定契約可以幫助農民規避產業風險。比如在我們的核心基地,農民的收入都非常穩定,而分散的農戶因這一年飼料上漲而蒙受了巨大損失。”
在當選中國共產黨第17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后,潘剛更是深切感受 “責任”二字的份量。潘剛表示:“作為黨代表,我首先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身為乳品行業的領軍人,我代表的是消費者、奶農、員工、行業的利益,而這兩者的根本利益是相統一的。黨代表的責任之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要推動社會各方和諧共進,我們永遠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