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方特產“天價”之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 08:56 經濟參考報
商業炒作刮起地方特產“天價”之風 今秋,媒體報道江蘇陽澄湖大閘蟹運至北京超市,賣到了328元/斤;在冬蟲夏草的產地青海,目前一公斤上等冬蟲夏草,價格已升至20萬元,每克價格超過黃金;新疆和田玉中仔玉目前以克論價,精品每克高達數萬元,真正演繹“瘋狂的石頭”…… 冬蟲夏草在我國,特別是臺灣、香港、澳門地區以及東亞、南亞、西亞20多個國家及世界五大洲華人中具有廣闊的市場。由于目前科學界尚未研究清楚冬蟲夏草的形成機制,到目前它還不能進行人工規模化生產。 近年冬蟲夏草價格飛漲,青海等原產地的售價與30年前比較已經上漲千倍以上。長年研究冬蟲夏草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楊大榮告訴記者,20世紀50年代以前全國年產量曾達100噸以上,60年代初為50噸至80噸,到20世紀90年代僅有五噸至15噸。其價格在1980年為200元一公斤,而現在最高價已經達28萬元一公斤。 西寧市七一路一家蟲草專賣店的王經理告訴記者,目前經營蟲草非理性因素已經比較明顯。一些東部商人帶著上億資金到青海來收購蟲草,蟲草在冰柜里“捂”上一年,至少會有50%的利潤。蟲草資源有限,未來價格還會大幅上漲。 頻頻刷新的“天價”,折射市場的無序。大閘蟹在國內并不稀缺,利用廣告陽澄湖大閘蟹成為名牌后,商家利用名牌掛出普通百姓難以承受的“天價”,大發橫財;商家開發蟲草保健品,其功效被說得神乎其神:從抗癌到壯陽,從美容到治療艾滋病,幾乎無所不能,蟲草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藥”;在收藏升值概念誤導下,炒玉和炒股沒有區別,玉商間的抬價,最后使天價“寶玉”到了消費者的手中……商業炒作,一些不負責任的媒介也充當了幫兇。 非理性心態支撐起“天價”神話 地方特產屢屢創出“天價”神話,與當前浮躁的社會心態密切相關,“越貴卻越有人消費”已成市場定律。 被市場吹捧成“神物”、貴如黃金的冬蟲夏草,在中醫專家眼里絕非包治百病,在中草藥家族中身份其實很普通。青海省中醫藥研究所所長、主任藥師賈守寧說,蟲草只適用于肺虛、腎虛或肺腎兩虛引起的各種病征,之所以被很多人看得很“金貴”,只是因為它是“珍稀藥材”。 大閘蟹并不稀缺,因為它“炒”出了名氣,人們消費的就是這個“名氣”。這幾年,給螃蟹戴環、配IC卡……一番轟轟烈烈的宣傳造勢,人們對于大閘蟹的興趣更大了。 一名在陽澄湖大閘蟹專賣店采購的消費者告訴記者,自己買蟹主要是為了送人,送大閘蟹不送陽澄湖出產的就顯得不上檔次,送禮當然要送最好的。陽澄湖蟹與其它蟹有沒有區別自己沒有研究過,經濟能力有限,自己吃得也少,現在秋季送禮,就流行送這個陽澄湖大閘蟹。 江蘇湖泊眾多,各地出產大閘蟹質量相當,將蟹賣成限量版奢侈品,也就是陽澄湖大閘蟹敢這么干。據了解,在陽澄湖大閘蟹生產基地,刨除人工費等其他費用外,大閘蟹的養殖成本每斤也就20元左右,蟹業公司以特級蟹每斤140元的價格收購后空運到北京。坐了一趟飛機的大閘蟹,其身價至少翻了一番。 有專家指出,“天價”商品離普通百姓越來越遠,漸而被異化成一些政府部門權力尋租的工具,其出現及流行,演繹出腐敗官員行賄受賄方式的多樣性。貪官一頓蟹,窮人半年糧。“天價”商品,其代表的奢侈“符號”,更易引發深層的社會仇富情緒。 “天價”暴利更是引發行業之亂,行業內假貨盛行,相關產業、當地物價隨行趨熱,市場虛熱,有價無市…… 年年吃螃蟹,年年喊打,卻是假蟹屢禁不止,越打越多,越打越橫行欺市。據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估計,市場中打印“陽澄湖特產”字樣的假冒貨數量是真貨的10倍。至于防偽“戒指”,在一些水產品市場內,不少蟹商公然叫賣:“三元一個,要多少有多少。”由于冒牌貨泛濫,一個全新的職業——驗蟹師出現于市場。 “天價”頻現,效負面影響不可小視 瘋狂的商業炒作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市場的非理性消費使蟲草、和田玉等稀缺性資源步入開發的惡性循環,越挖越少,越少越貴,越貴越挖。少部分人成為了“暴發戶”,卻給當地帶來的不可逆轉的生態災難。 今年夏季,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的考察隊對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和云南等省區的冬蟲夏草主要產區進行了考察。考察發現:青海、西藏兩省區冬蟲夏草分布密集區目前產量僅為25年前的10%,全國的冬蟲夏草產量僅是25年前的2%至3.5%左右,原分布密集區40%地塊已經多年未發現生長冬蟲夏草。 楊大榮說,“現在,不管冬蟲夏草生長在什么時期,采挖者見到就采,哪怕是蟲體腐爛,僅剩下子實體,冬蟲夏草傳宗接代都很難。” 在新疆和田地區,與幾十年相比,玉石的價格也上揚千倍以上。最初的玉石價格的上漲,刺激了迅速膨脹的開采,而掠奪性開采進一步刺激了收藏者的神經,玉石價格進一步飆升,挖玉也陷入進一步的瘋狂。 “挖得淺的挖地兩三米,挖得深的甚至掘地30米。”2006年,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王時麒現場考察了和田地區玉龍喀什河,用“滿目瘡痍,慘不忍睹”向記者表述自己看到當地采玉人用挖掘機采挖河溝,生態被嚴重破壞的心情。 青海玉與新疆和田玉同產自昆侖山一線。和田玉的飛漲帶動青海玉價格上漲。在青海省格爾木市,圍繞著昆侖玉礦產資源的爭奪從未間斷。偷盜者帶著炸藥、鋼釬和貪婪,撲向深山峽谷瘋狂攫取。在格爾木地區納赤臺周邊的山谷里,爆破采礦的巨響經年不息。在該市最繁華的街道上,買賣玉石原生礦的交易天天都在進行。據知情人透露,格爾木金三角地區交易這些礦石基本都是偷來的。 對于價格一浪高過一浪的“天價”市場,青海省社科院孫發平研究員認為,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發展,不僅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而且會使整個產業遭到沉重打擊。 “以蟲草為例,市場價格越高,掠奪性的開采就會越嚴重,蟲草資源越來越稀缺,價格又會越來越高,這種價格畸高最終會導致供給與需求難以平衡,如此往復就轉變成了惡性循環,當價格飆升到生產者、中間商、消費者所難以承受的臨界點時,惡性循環的產業鏈就會破裂,整個蟲草產業將遭到嚴重的破壞。”孫發平說。 “天價”本身就是泡沫,經營者面臨巨大風險。由“保健神話”而鼓吹而起的“普洱茶熱”,曾使云南普洱茶價格狂漲了數十倍甚至百倍,而今市場“崩盤”,價格回歸理性,大批投資者血本無歸。 記者點評 當地方特產被當成投資品時,在漲聲一片、投機橫行的旋律里,和田玉的漲勢極具代表性,貌似玉文化傳播力度加大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對于GDP不遺余力的追逐,是貧困地區脫貧的熱望,是逐漸富裕起來的國人對于自己財產保值增值的扭曲性認知。 “天價”現象不斷喧囂鼓噪的背后,凸顯的是社會人文關懷的淡化和責任的缺乏。揮霍財富勝于轉化財富,導致“天價”現象大有蔓延之風。強化社會責任成為新時期經濟建設必須破解的課題。 “天價”現象應該高度警惕,這與當前建設和諧社會完全背道而馳。“天價”神話考驗政府職能部門對市場的控制能力,規范宣傳,加強監管,杜絕炒作,完善定價機制,面對價格暴利,我們不能再以“市場化”的借口或不妨寬容的態度任其滋生發展。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