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富民強省:湖南的新目標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 01:48 中國經濟時報
——專訪十七大代表、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 “評價我們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看老百姓是不是直接得到實惠,他們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是真正得到解決。” ■本報記者王曉紅王彧 來湖南之前,記者在網上檢索資訊,注意到媒體把張春賢主政湖南一年多的時間,稱為“湖南新政”。當記者把這一說法告訴他時,張春賢書記說:那是媒體的說法。不過,在新的形勢下,湖南需要以新思路、新視野謀劃各個領域的發展。湖南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創新思維模式、加快趕超步伐。 只要堅持不懈抓好“三個基礎”,湖南就大有希望 中國經濟時報:我們在湖南采訪,各地干部說得最多的幾個關鍵詞就是你在去年召開的九次黨代會上提出的“富民強省”戰略和“三基一化”的工作思路,尤其是新型工業化,幾乎成了一些人的口頭禪。這是在什么樣的指導思想和背景下提出的? 張春賢:去年我們開黨代會,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湖南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困難和問題。突出的表現就是:經濟增長方式沒有得到根本轉變,發展不快、結構不優、質量不高、后勁不足的問題比較明顯。 現在綜觀國內,沿海地區優勢優先,西部省份后發追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勢頭強勁,中部崛起機遇難得,加快湖南的發展時不我待;在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富民強省的奮斗目標。 我解釋一下,富民,就是要加快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轉變,讓全省人民盡快過上富裕的生活;強省,就是要加快由農業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轉變,使湖南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通過實現這兩個轉變,讓湖南建設成為一個經濟繁榮興旺、文化特色鮮明、人民生活殷實、生態環境優美、社會安定和諧的新湖南。 盡管我們現在面臨一些困難,但是湖南的干部群眾,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強烈的責任意識,有不怕困難、堅忍不拔的精神,有通過艱苦努力改變命運、改變生活現狀的志氣。只要堅持不懈抓好三個基礎,湖南就大有希望。 中國經濟時報:在長沙舉行的一次中部崛起座談會上,溫總理說,中部崛起,交通基礎設施是關鍵。來湖南之前你曾任交通部部長,現在你又提出“三個基礎”,其中基礎設施也是主要內容。這其中有什么關聯嗎? 張春賢:湖南作為一個中部省份,在一定階段內,要加快發展、科學發展,抓好“三個基礎”非常重要,就是下大力抓好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基礎工作。這是我們在充分調查研究之后,經過省委常委會慎重研究提出來的。提出“三個基礎”的工作思路,主要基于四點考慮:立足當前,湖南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產業發展缺乏大項目;著眼全局,三個基礎覆蓋全省工作,既突出重點,又兼顧各方;當前,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政策措施,湖南也有自身優勢;謀劃長遠,“三個基礎”關聯度高、帶動作用強,發展后勁足。 根據中央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建設“三個基地、一個樞紐”的要求,我們加強“三個基礎”,主要是,加強農業、能源、原材料、裝備制造等基礎產業發展,加強交通、水利、通訊、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體制改革、對外開放,人才隊伍、基層組織建設等基礎工作,增強“三個基礎”對發展的帶動、支撐和保障作用。 中國經濟時報:歷史上很早就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省,湖南對中國的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央曾給予高度評價。現在湖南推進新農村建設,這方面的具體思路是怎樣的? 張春賢:湖南“三農”問題比較突出,建設新農村既是重大任務,也是重要機遇。我們提出,全省新農村建設堅持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重點抓好七項工作,就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深化農村改革、抓好村莊規劃整治。通過一段時期的努力,達到農村村民富、村莊美、村風好。 這幾年黨的農村政策好,在農村見到實效。去年,全省農村投入459億元,是近年來最多的,解決了一批農民最關心的水、電、路、氣、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問題。農民人均純收入3390元,增長8.7%,增幅為近10年來最大。站在全國的大局,我們把確保糧食生產作為四條底線之一,2006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80億斤,比2003年增加近100億斤。 從考評體系和機制上努力保證走一條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中國經濟時報:關于新型工業化,可能是我們聽到最多的關鍵詞了,最近省里還專門組織了市州、縣區黨政領導新型工業化培訓班,有300多人參加,專門從北京等地邀請專家學者講課。不過,人們也有某種擔心,如何保證現在搞的工業化,不是“傳統”的而是“新型”的? 張春賢:與農業相比,湖南的工業基礎較薄弱。搶抓中部崛起戰略機遇,在競爭中尋找湖南的發展空間,需要在新型工業化上有所作為,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結構,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強大支撐。 提高工業化水平,在2001年就提出了,當時叫“三化”,即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近年來,我們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提出以新型工業化帶“三化”,把新型工業化作為富民強省的第一推動力。全省堅持“三個立足”推進新型工業化,即立足現實基礎、立足生性服務業的支撐與推動、立足惠及民眾。在“三個立足”的基礎上,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現代制造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順應工業集群發展趨勢,加強工業園區建設,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大幅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努力走出一條新興工業化道路。努力做大做強100家核心企業、50個產業集群、300個投資過億元的重大項目,到2010年,湖南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將達到44.5%,高新技術占工業的比重將超過30%。 為了保證科學發展觀的落實,也是為了防止你提出的那些擔心的出現,在出臺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若干意見的同時,我們還專門制定了一套干部考評體系。除了過去一般的經濟指標外,我們還列了許多跟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百姓生活相關的考核指標。這在干部考評體系上、在機制上努力保證我們搞的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新型工業化,而不是傳統的發展思路。 中國經濟時報:長株潭一體化,也是目前湖南上下的一個熱點。大家也有一些顧慮,由于行政管理體制所限,推進難度還是很大的。這方面你是怎么想的? 張春賢:現代化的城市是富民強省的重要標志。我們的基本思路是,要堅持規劃引導、基礎先行、產業支撐,構建以長株潭城市群為核心、市州中心城市為重點、縣城和中心鎮為依托的城鎮體系,推進城鎮化加快發展。充分發揮省會城市長沙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力推進長株潭交通同網、能源同體、信息同享、生態同建、環境同治,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物流體系和市場體系,努力把長株潭城市群建設成為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打造在全國較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代城市群。我們特別提出在長株潭城市群建設中,積極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力爭走出一條節約資源、集約用地、保護環境、合理配置基礎設施的新型城市化路子。同時,加快以長株潭為中心,以一個半小時通勤為半徑,包括岳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在內的“3+5”城市群建設。 發揮比較優勢,加快各市州中心城市建設,打造一批區域中心城市。堅持分類指導、以點帶面、突出特色,加快產業聚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縣城和中心鎮擴容提質,增強城鎮的競爭力和集聚力。 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中國經濟時報:你在交通部長的任上就曾強調,公路建設要保護生態、體現人文理念。在省委書記的任上,去張家界考察旅游產業時曾說,千萬不要為增加收入犧牲幸福指數。這是你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嗎? 張春賢:發展與環境資源的矛盾,是當前湖南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所面臨的重大挑戰,關系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湖南歷史性、結構性污染問題比較突出,高耗能企業占規模工業企業的60%以上,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在思想認識、產業結構、基礎工作上都有較大難度。但省委、省政府態度明確,下決心、動真格抓節能減排。各級干部著眼全局考慮問題,從大局出發貫徹科學發展觀,認識也有很大提高,所以,我們采取的一些措施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去年來全省落實了135項節能降耗措施,實施了150個重點節能減排項目,對253家高耗能企業實行差別電價,否決了110個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不合理的項目,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進行了集中整治。去年全省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39%,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38%。今年我們下決心徹底整治洞庭湖地區的污染源,236家造紙企業,我們關掉了234家。湖南的可持續發展,眼前確實是有代價的,但這種代價是必要的。我們有可能很多認識沒有后人認識得深,但不能讓他們說我們前人太笨了。 評價黨委、政府工作,關鍵看老百姓是不是得到實惠 中國經濟時報:你曾去長沙郊區參加一對農民新婚的婚禮,吃喜糖、喝喜酒,還送了小紅包。媒體注意到你在湖南的一些新作為和親民舉動,把你稱為“民本書記”。對于民生問題你是怎樣看的? 張春賢:評價我們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看老百姓是不是得到實惠,他們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是真正得到解決。我們為群眾辦實事,把民生工作切實落實到我們各項政策和具體項目中去,讓更多的老百姓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落實中央各項惠民政策,要著力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要實實在在地讓人民群眾享受發展成果。2006年,湖南省投入資金183億元,為三湘父老鄉親辦了八件實事。今年,在進行專題調研的基礎上,決心集中力量著力解決群眾反映較多的農村基礎設施、就業、社保、教育、環境等問題,繼續辦好八件實事。 湖南人口居全國第七位,社會就業壓力很大。我們將不斷加大對就業的財政支持力度,切實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加強就業培訓與指導,廣辟就業渠道,創造就業崗位。特別是要幫助‘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失地農民、高校畢業生和退役軍人實現就業再就業。比如零就業家庭問題,全省去年底有零就業家庭2.23萬戶。通過采取就業援助等方式,目前實現了動態清零。 社保問題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我們要增加財政投入,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資金,逐步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提高社會保險統籌層次,完善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發展企業補充保險和商業保險,加快建立適合進城務工人員特點的社會保障制度。同時,認真解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落實軍烈屬優撫政策。增加投入,提高標準,盡可能讓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和災民救助對象都得到及時有效救助。 其它諸如教育、醫療、環境等方面,群眾意見不少,反映較多。對這些,我們有一條原則,凡是涉及民本、民生、民利的問題,我們各級黨委、政府都要把它們當作大事和實事來辦好。解決民生問題,健全機制是根本。 解決民生問題既有賴于經濟發展,也要以強有力的干部作風建設作保障。我曾要求我們的領導干部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廉潔奉公,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解決民生問題上,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為人民群眾辦實事上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