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少花錢,好看病,看好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07:18 經濟參考報
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寶山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針灸骨科。李華英大媽坐在輪椅上,手、腿、頭頂都扎著銀針。 “70歲了,哪有那么多想法!”李大媽捏著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向記者示意,“人老病就多,成了醫院的常客。要說心愿呢,就是希望能少花錢,好看病,看好病。” 她慢慢抬手指著滿頭銀發,頭頂上的銀針微微顫動,閃著光,在白發中間格外顯眼。 李大媽家住石景山區永樂西小區,因患有腦血管病、腰腿疼痛等疾病,隔三差五地就到附近的八寶山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查和治療。 “去大醫院看病太貴,太復雜,幾個人陪著都跑不過來,這個地方開單,那個地方交費,樓上檢查,樓下拍片。是片子我都拍過,就是難得和醫生說上幾句話。”一口氣說下來,李大媽就像在醫院里跑了一遍似的喘氣。 她說,在社區看病就方便多了,身邊有一個人看著就行。“隨來隨看,而且花錢也不多,服務態度又好。有個小病小痛的就想著過來查查、看看。” 據八寶山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衛民介紹,服務中心目前的日門診量約170人,就診對象主要是生活在周邊的群眾。除了醫療服務外,服務中心還經常走進小區,到居民家中進行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及計劃免疫服務等。 李大媽就診的針灸骨科是這個衛生服務中心的特色科室之一。診室的墻皮有些脫落,四張床上都躺著病人,還有幾個患者扎著針坐在椅子上。診室只有一位醫生,一會兒給這位扎針,一會兒給那位拔罐,一會兒又給扎完針的病人推拿。 “褚大夫手藝好,技術好,收費又不高,好多人都沖著他來這兒。”李大媽告訴記者,每次來褚大夫都是這樣忙前忙后,床位也總是滿的。還有一些豐臺區、昌平區幾十里外的患者聽人介紹后也趕過來看病。 “社區衛生院的條件應該再好點兒,多一些這樣的社區衛生院,多幾個這樣的好醫生,那多好呀!”李大媽睜著眼看著記者。 社區衛生工作是我國“十一五”期間衛生事業的重點之一。迄今全國已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將近2.3萬個。目前,各地在增加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數量的同時,還大力加強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如強化對現有人員的崗位培訓,吸引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生和退休醫生進社區,大醫院組織醫務人員進社區提供服務和業務指導等。 “以后您在城里走路15分鐘,就可以找到一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李大媽聽到這句話拉著記者的手說:“真的?好,那就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