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遲到的管理學界“海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 16:05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為國內學術界的后進入者,管理學“海歸”們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失去了利用政策“尋租”的可能,也很難打“毅然回國”牌 遲到的管理學界“海歸” 商學院研究 海歸上岸之我談(一) 許德音 今年8月4日,參加美國管理學會年會的幾十名華人學者在學界前輩陳明哲教授的召集下齊聚費城會議中心,進行了一場題為“與中國共同成長”的討論。我作為三個演講者之一,以“海歸學者的機會與挑戰”為題與大家分享了心得。從2001年至2007年,我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作了六年,直到最近轉往香港大學商學院。作為管理學界最早以市場行為方式從國外加入國內商學院,又以同樣方式離開的一個普通學者,我自以為我的經驗和教訓或可對其他的或者潛在的“海歸”們有所幫助。因此我把那篇講話加以整理和補充,希望能引起“海歸”們的思考與討論,也為未來的“海歸”們提供一些信息。這篇文章的另一個目的是讓國內的本土學界同人,特別是院校的領導,能夠對“海歸”學者這個正在逐漸擴大的團體有進一步的了解。 必須說明的是,本文主要以“管理學界”為討論范圍。至于工商管理的其他各個學科,如金融、會計、營銷等,其情形與管理學大同小異。另外,我還將拿九十年代的經濟學“海歸”現象來做一些對比。 首先是環境對比,F在活躍在國內的一些“海歸”經濟學家,大多在九十年代回國。經濟學作為一個老學科,供大于求的矛盾早已十分突出。老學科的困境,用組織生態學理論最能說明問題:自私的個體(教授們)拼命自我復制(招收博士生),造成人口過剩。但由于學科形態老、個體數量龐大所帶來的“合法性”,出生率上升的趨勢無法遏止。而同時個體間的競爭使得“死亡率”居高不下,造成大批新進入者(博士畢業生)被迫離開學術界。光是哈佛大學經濟系就不知道一年要畢業多少學生,其中稍差一點的只能委身于大公司、大銀行的研究部門,甚至到工業界去謀生。當然,反過來這也說明那些在國外取得教職的人里面,確實有一些身經百戰的好手。 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每年有大批赴美的中國學生選讀經濟學專業,使得中國畢業生尋求教職尤其困難。而九十年代中國經濟開始起飛,商學教育初露萌芽而又苦無經驗與師資,于是“海歸”經濟學家們有一些成了后來國內商學院的領導。當然不僅是經濟學界,九十年代或更早回國的“海歸”們放棄本行的學術生涯,轉而從“政”(行政甚至政治)的比比皆是。 相比之下,管理學博士畢業生在美國長期供不應求,其進入門檻對來自中國的學生來說高于其他學科,因此在學術工作市場上缺乏“后備軍”。國內外商學院的工資差別更是回國的一大障礙。這種情形造成了本該由管理學博士們唱主角的國內商學院“海歸”市場,反而被經濟學家們占領。這種情況直到本世紀初,才在北大的特殊政策下被改變。今天的光華管理學院,已經有了一支很不錯的管理學研究隊伍,但是招聘的難度仍然因美國學術就業市場連年“看漲”而加大。前幾年光華的張維迎、今年清華經管學院的錢穎一,都先后親自到美國管理學會年會去面試申請者,也可見其重視程度。 其次是動機的對比。作為國內學術界的后進入者,管理學“海歸”們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失去了利用政策“尋租”的可能,也很難打“毅然回國”牌。他們不能指望在回國的時候,或者不久以后,就被突擊提升為教授、博導,甚至是系主任、院長。這種狀況,反而產生了有效的“自我選擇”過程,提高了現階段管理學“海歸”隊伍的“純潔“性:他們中有很多是真正出于對研究中國企業的學術興趣。 再次是模式的對比。過去經濟學“海歸”們回國,也許會得到政策上的優惠(住房、職稱、子女照顧等等),但很少有“市場價值”一說。而對于商學院畢業生,討價還價、極大化個人價值的市場交易方式是其博士訓練的天然部分,所以國內商學院再難用人情之類的非市場因素來吸引他們,年薪標準成為最重要的指標。 最后,時間預期的對比。過去的經濟學“海歸”們一般很快地本土化,一頭扎入當地的工作與政治生活之中。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不再進行國際化的研究工作,因而也不再具有“可流動性”,不可能重新回到國際學術界。而現在的商學院“海歸”們并不需要以長期歸國為唯一的選擇。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可能是抱著試探的心情,有意識地試圖保持自己的“可流動性”,而這就意味著他們必須從事有價值的、被國際學術界認可的研究工作。 (作者系香港大學商學院副教授,Mail to:dxu@business.hku.hk)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