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首次實現在海外生產,第一桶SINOPEC潤滑油在新加坡順利下線,除中國石化相關業務負責人外,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經濟發展局、中國駐新加坡領事館的官員、SINOPEC主要供應商及亞太地區分銷商也悉數到場。此次海外下線,不僅標志著中國石化潤滑油業務國際化發展新戰略的啟動,同時也開啟了中國潤滑油品牌從簡單的商品貿易,轉型進入“海外生產,海外銷售”的新階段。
據了解,此次在新加坡下線的潤滑油包裝印有“SINOPEC”字樣,而不是國內熟悉的“長城”品牌,對于這一變化,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負責人表示:“按照中國石化的統一部署,今后“SINOPEC”將是大陸以外市場中國石化的惟一品牌,中國石化加油站、潤滑油等業務將全部采用“SINOPEC”這個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將繼續沿用長城潤滑油,兩者在產品品質與服務水平上是完全一致的”。
據業內人士分析,長城潤滑油實現新加坡生產,不僅可以利用新加坡油品貿易樞紐的優勢,向整個亞太地區銷售產潤滑品,增加該地區用戶對長城潤滑油品牌的認可度,還有助于促進長城潤滑油在國內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用戶信任度,進而擴大其市場份額。
也有人士認為,長城潤滑油實現海外生產,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轉變的又一例證。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有170多類產品,卻少有世界水平的品牌。在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中,真正屬于中國的只有6個。而最新一期的美國《商業周刊》刊登的全球品牌100強榜單中,沒有一家中國品牌上榜。這種“制造大國、品牌小國”的局面嗜待改善。
目前,中國有一批在市場經濟中成長起來的企業,他們迅速溶入國際市場,并首先在各自的市場領域內,為樹立“中國品牌”奠定基礎。比如家電行業的海爾、IT行業的聯想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有所建樹。在石化產業內,就要靠中國石化這樣的大型企業,帶動整個產業逐步開始向國際化方向發展,而中國石化這樣的特大型國企,也需要有一種自覺地責任感,積極走出國門,加快熟悉國際貿易規則,通過自身的國際化發展帶動國家品牌形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