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收益率:理財產品照妖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2日 00:11 揚子晚報

  今年以來,雖然股市屢創新高,然而人民幣理財產品并未因此受到冷落,不僅投資者的購買熱情高漲,各家銀行爭相使出渾身解數,“包裝”出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產品。與此前傳統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相比,無論是“新軍”外資銀行的人民幣理財“處女秀”,還是首次可以投向海外股市的中資銀行,其產品都讓人感到耳目一新。然而,在名目創新的背后,中外銀行理財產品最終能否吸引內地投資者眼球,還取決于其最實質的內涵——能否帶來穩定而且可觀的投資回報。

  QDII擴容

  中外資爭相“熱身”

  5月11日,

銀監會發布了關于拓寬銀行系QDII產品投資渠道的公告,允許銀行QDII資金的最高50%可以投資海外股票以及結構性產品,這無疑為本已升溫的人民幣理財市場添了一把火。本周二,工商銀行正式撬開了QDII投資海外股市的大門,使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人民幣理財投資海外股票市場。交通銀行也表示,目前已經完成相應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理財產品的研究,待獲得監管部門批準后,即可投資于香港股市。

  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指出,擴大QDII投資渠道只是剛剛邁出了第一步。目前,首批可以投資海外股票市場的配額僅為75億美元,而A股市場近期交易量已達3000億元人民幣(約合400億美元)。但是,它對市場的潛在影響重大,是引導資金流向的重要信號。

  龔方雄指出,如果未來兩年中國36萬億人民幣存款中,能有10%投資海外市場,將導致約5000億美元的中國私人資金流入中國香港以及其他國際市場。這相對于目前4200億美元市值的H股市場而言,將是個不小的數目。而目前,國內銀行肯定也不會無視這一巨大的市場,真正白熱化競爭尚未真正開啟。

  各有“軟肋”

  難以滿足投資需求

  業內人士指出,就目前各家銀行的“熱身”產品而言,無論是中資銀行首度出海的QDII產品,還是此前的傳統人民幣理財產品,抑或是洋銀行首次涉獵的人民幣理財,從產品設計本身,到銷售過程,其實也都并不完美,各自存在著一定的“軟肋”。

  相比而言,目前外資銀行面對內地居民所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與此前面向外籍人士所推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區別不大,甚至依然有其外幣理財產品的影子,產品類型仍以掛鉤股市為主,而且在短期內可能難以克服網點少、辦理業務不便捷,收費貴、與國際接軌成本高等難題,但他們的優勢在于可以借鑒以往海外市場的成熟投資經驗,以及完備的客戶追蹤服務體系,提供更好的服務。

  而此前國內傳統意義上的銀行人民幣理財一般均限于掛鉤銀行間市場、打新股以及與信托公司合作的信托理財產品,相對而言投資的去向有限,難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明示風險

  投資者應謹慎選擇

  隨著銀行理財產品越來越多,一些初級投資者往往感到無所適從,有時甚至會把貨幣基金的收益和股票基金進行比較。

  對此,業內專家提醒廣大投資者,雖然多數銀行理財產品都屬于保本型投資,相對股票、基金等風險鎖定的范圍更小一些,但投資者仍然應當謹慎投資,充分了解產品結構和隱含風險。

  對于相對年長的投資者來說,在家庭財務配置中,需要一部分抵抗市場風險,作為中長期的“穩定劑”。而銀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可以部分替代銀行存款。比如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就屬于一般以一年期以上投資為主的保守投資。

  但是專家也提醒投資者特別注意,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可享受活期利息,并有本金保證;而理財產品一般需要持有到期,如果提前支取,可能涉及違約金,甚至根本無法提前支取。

  雖然中外銀行爭相為投資者獻上了QDII、港股投資等吸引人的投資大餐,但投資者在購買前一定要研究產品的投資標的,并透徹明確其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和平(據北京商報)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