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一條正在長大的“鯰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 05:19 中國質量新聞網
5月27日,由中華工商時報社、中國科技產業雜志社、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07第四屆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暨感動中國經濟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吉利控股集團榮獲“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榮譽稱號,并首次闖入百強獲獎企業前十位。 不管“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評選活動是否具有真正的權威性,但從該活動自2004年開始到今年已舉辦了4屆,而吉利集團一屆不落連續4次入圍這一事實來看,吉利作為一個“最具生命力企業”的基本參數條件應該是有的,至少其“生命力”足夠引人關注。 事實上,要說明吉利的“生命力”,根本沒必要列舉多少數據,也沒必要一五一十搬出它曾獲得的多少獎項,只需拈出業界冠于它的那個公認的稱號——“鯰魚”,便足以形象而貼切地說明問題了。 “鯰魚”或許帶有一點貶義色彩,但李書福和他領導的吉利似乎并不反對甚至十分樂意接受這一形象化的稱謂,而事實上,自第一臺吉利車誕生之日起,吉利就開始不折不扣地做起了一條“鯰魚”會做和必做的事情——因為李書福的理想是“造中國老百姓買得起的車”,而要讓轎車走進尋常百姓家,利用最低價格吸引消費者是其翻動中國汽車這座池塘的“規定動作”,這一動作不僅可以在價格戰中樹立自己的 當然,做“鯰魚”也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對于吉利而言,低價策略在使其獲得一定的生命力的同時,也令自身處于了一種尷尬境地。有人曾戲謔:“開吉利車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戲謔歸戲謔,但吉利汽車“低檔次”的形象是毋庸置疑的。就李書福的個性,或者說,就“鯰魚”的本性而言,以價低質次的形象在池塘的底層空間生存顯然不是其最終的理想,吉利要做的,是一條能夠在池塘中任意穿行的大魚。 其實吉利一直在尋求突破,包括吉利汽車研究院、浙江汽車工程學院、吉利大學等科技機構以及吉利新技術應用平臺的創建與成功運行,已為吉利的戰略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吉利將原有口號“造老百姓買得起的車”改為“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正是這一轉型的戰略表達。 胡立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