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換芯” 自主品牌打響價格阻擊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 10:04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倪柏明 今年1月-4月,自主品牌轎車銷售接近45萬輛,領跑今年乘用車市場。唱主角的不再是合資企業,他們必然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挽救市場份額,尤其是“降價”。毫無疑問,隨著上海通用、一汽大眾、上海大眾這樣的強勢企業放下價格,自主與合資的價格界限將會越拉越近。在這種情況下,自主品牌會采取什么措施來保持自身的優勢呢? 換芯 發動機是汽車最核心的零部件,一般來說,發動機的成本要占到整車成本的15%左右,如果外購,這一部分成本還將有所增加。長期以來,自主品牌在發動機領域研發能力薄弱,不得不大批量采購豐田、三菱等合資技術發動機。但隨著奇瑞ACTECO、吉利CVVT、華晨1.8T、力帆1.3L和1.6L等自主發動機的相繼批量投產,這一局面發生了改變。 2007年3月,奇瑞ACTECO發動機月產能突破3萬臺,形成了年產近40萬臺的實際生產能力。以此為標志,奇瑞公司宣布從4月份開始,所有車型都將配備奇瑞自主開發的發動機。 發動機的批量生產對奇瑞來說意義重大,0.8L-3.0L的ACTECO發動機,不僅可以涵蓋所有車型,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幅度降低奇瑞的制造成本。以東方之子2.0為例,外購發動機成本在1.5萬元以上,而采用自產ACTECO2.0L發動機,成本只要1萬元左右。 “奇瑞近兩年來銷量迅速增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發動機開發的成功。”奇瑞汽車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辛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這樣表述。尤其是隨著發動機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成本將有可能進一步降低,奇瑞將“降價”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吉利汽車,在造車開始就已經把發動機的制造捆綁在行進路線之上。“造車一定要造發動機”,素有“汽車狂人”的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多次對外表示。據了解,吉利自主研發出的1.0L(三缸)、1.0L(四缸)、CVVT——JL4G10、1.3L、1.5L、1.6L、1.8L、CVVT——JL4G18等八大系列發動機,目前都已具有大批量生產能力。 吉利、奇瑞之外,華晨、長安、海馬、比亞迪、力帆等自主品牌也把發動機作為自身發展的重中之重。華晨駿捷和尊馳搭載第一款國產渦輪增壓1.8T發動機;力帆自主研發的兩廂520采用了1.3L和1.6L自主發動機;海馬新車H3配備自主研發的1.8L 16氣門發動機等等,自主品牌發動機更換頻率的加快,既反映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實力的增強,也預示著轎車價格的下降。 便宜才是硬道理 相對于合資企業的產品,自主品牌缺少技術的支持和經驗的積累,但自主品牌還是在國內市場上站穩了腳跟。5萬元以下經濟型轎車領域,自主品牌轎車仍然占據主流,而且正在向上延伸。 脫離馬自達的品牌之后,海馬在今年推出了福美來心動版,一舉將價格拉低到7.68萬。與福美來相比,福美來心動版在外形上并沒有太多的變化,更換自主品牌新標識之后,海馬汽車只是換了一個發動機,就帶來了價格的大幅下降。 福美來的發動機來自于馬自達的原廠,無論是油耗還是質量,口碑都非常好,但惟一的缺點就是進口價格太高。這對急于擺脫馬自達影響和控制的海馬無疑是不利的,在還沒有能力大批量采用自產發動機的時候,海馬汽車將目光投向了東安集團的三菱4G18發動機。三菱的這款發動機國產多年,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依靠這個優勢,福美來心動版的價格及時定格在與華晨駿捷1.6L、比亞迪F3相同的價格區間,確保了市場競爭優勢。 力帆520在剛剛推向市場的時候,所強調的賣點就是運用在寶馬MINI COOPER上的1.6L高性能進口發動機,但無奈成本太高。據了解,力帆520所用的進口1.6L發動機的價格高于2萬元,幾乎占到了整車價格的1/3,而力帆自己生產的1.6L發動機的成本僅在萬元左右,更換發動機之后,力帆汽車保持很大的價格優勢,及時打開了銷量。 自主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取得的地位,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價格優勢,自主品牌不惜巨資研制發動機,也正是為了繼續保持這個優勢。目前,華晨汽車正在研發大眾化的A級車,1.2L、1.3L、1.4L排量都將裝上自產的發動機,剛剛上市的吉利遠景也搭載了吉利自主研發的CVVT發動機——JL4G18,隨著這些產品在市場上的成熟,自主品牌將繼續擁有較高的價格比較優勢。 “降價”仍是市場主旋律 “降價”是目前中國汽車行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每年超過100多種新車上市,老款車升級換代,優勢企業制定宏偉戰略,弱勢企業面對競爭……不管如何,在中國這個市場上,降價似乎成為保證銷量的惟一手段。 尤其是近幾年自主品牌快速發展之后,給合資企業帶來極大沖擊,更是導致了汽車價格的直線下降。2006年的中國車市,銷量再次被自主品牌改寫,奇瑞、華晨、吉利三個自主品牌代表躋身國內前十,比亞迪、力帆等企業的銷量也在迅速提升,一直高高在上的合資汽車面臨嚴峻的市場銷售壓力。 合資企業坐不住了,從2006年起就開始大幅調整旗下產品的價格,開始與自主品牌在產品線上展開競爭。今年仍不例外,3月上旬,上海通用、一汽大眾、上海大眾等廠商的官方降價,再次引發了降價浪潮,東風標志、東風日產、東風瑞達起亞、北京現代等廠家緊隨其后,他們的主流車型均有了不小的降幅。 價格是自主品牌的固有優勢,奇瑞、吉利之所以能在國內市場上站穩腳跟,依靠就是充當車市價格戰的“鯰魚”,雖然說如今市場中充當“鯰魚”的自主品牌已經壯大到一群,但依然與合資企業在質量、品牌等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價格仍是他們掌握在手中不可或缺的武器。 合資企業在中國降價的舉措,引發了新一輪的自主與合資的價格競爭。4月1日,奇瑞慶祝建廠十周年之際,又對現有型號進行了價格下調,市場中購買吉利、比亞迪等多款自主品牌的車型也能獲得較大的優惠。當合資企業追得太急的時候,自主品牌也會跑得更快,或許對中國汽車的消費者而言,這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