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李而亮:財政部門落實糧補體驗的是什么感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11:22 中國產經新聞
文/本報特約評論員 李而亮 夏收大忙之際,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胡靜林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種糧農民糧食直接補貼政策的有關問題進行了介紹:按今年國家財政計劃新增156億補貼后,農民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加起來共427億。以糧食播種面積15億畝算,平均下來每畝地能得到補貼27塊錢。通過胡司長的介紹,使公眾得到了一本明白賬。 提到糧食補貼,以往公眾最關心的是這筆錢到底能否如數送到糧農手中。就這個問題,胡司長滿懷深情地做了回答,他說:在糧食補貼的過程中一個是我們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農民家里,同時也是我們自己受教育、體驗感動的過程。部領導經常告誡我們“農民的事要帶著感情去做,你帶不帶感情去做,做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我們城里人往前數三代都是農民,要把農民當成我們自己的兄弟姐妹來做這個事”。所以我覺得我們做這個事的人能夠經歷這么一項政策也是很驕傲的事…… 讀了專訪胡司長的報道,的確很令人感動。可沉浸到他那充滿感情的語境氛圍中,很容易使人忘了他是在介紹國家政策的落實,倒以為是財政部的官員在拿自己的工資深入田間地頭給糧農發紅包。 對糧食種植實行財政補貼,并非今年開始,也并非我國才有。今年國家增加了對糧食種植補貼的數額,對廣大糧農來講,當然是件大好事。從年初的兩會開始,就有許多官員和媒體將此舉作為政府的“善舉”來進行稱頌,諸如“新政惠民”、“送大禮包”等等,以至延伸為“送溫暖”、“體驗感動”來看待,把發放補貼完全變成了一種恩賜和施舍,還上升到“構建和諧”、“情系于民”的高度來稱頌。這就讓人有點搞不懂了。糧食種植補貼到底是什么錢?糧農該不該得到? 眾所周知,我國是有13億人口的大國,糧食安全是關系到國家安全的第一要素。我國人均耕地少,長期以來種糧的比較效益低,是由糧食的價格決定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要增加收入,關鍵是要使農業要素向效益好、價格高的方向自由流動。而要提高種植糧食的效益,農民最好的辦法是少種糧食,形成短缺,價格自然要上揚。但這樣就會嚴重危及國家安全,影響社會穩定。所有的大國從戰略安全考慮,都不可能對糧食供銷完全依靠市場調節,必須進行一定的政策限定,通常的手段有兩個,實行糧食種植補貼(過去是收購保護價)和加強糧食儲備。可見,種糧的比較效益低,不是糧農除了種糧以外不會干其他,而是政府為了糧食安全而限制了農業要素(包括糧價)的流動。所以政府補貼糧食生產,就不可看作是政府對糧農的傾斜,究其實質是政府花錢向農民購買糧食安全。 由此不難理解,政府給予補貼,農民好好種糧,同樣是一種互利交換,雙方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換句話說,農民種糧從國家那里領取補貼,是他們理應享受的權利,而不是什么恩賜。財政部門代表政府給糧農發放補貼,完全是一種職務行為,帶不帶感情都必須做好。可如今一些財政部門硬要將糧農該享有的權利看作是政府的“善舉”,說到底還是封建時代“皇恩”、“仁政”觀念在作祟。這種觀念最習慣的思維方式,就是將所有事情的出發點都認為是君主對百姓的體恤與仁愛,是明君愛民與清明政治的體現。如此實行的諸如“輕徭薄賦”、“賑災濟危”,君主給與不給,給多給少,都是一種“皇恩浩蕩”,老百姓只能感激涕零。卻從來不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來考慮,他們是否享有天經地義的權利,該不該拿,該拿多少? 對于糧食補貼,財政部如今是作為解決民生問題來看待的。可要知道,民生問題的根本改善有賴于各項民主權利的落實。民主權利始于民意的表達。在糧食補貼的問題上,政府不僅要明了該不該補,還要與農民商量,補多少合適,從民意的表達看政府決策的合理性。而不應該認為只要是政府給錢,就一定要得到百姓感恩。反觀許多直接涉及民生的問題,之所以解決得不好甚至嚴重影響社會和諧,可以說樁樁件件都與群眾的民主權利沒有得到尊重和發揮有關。所以,把農民當兄弟姐妹也好,不當兄弟姐妹也好,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要樹立“主權在民”的民主主義理念,認清政府公權力本來就應為民所用,利本來就應當為民所謀,公共財政取之于民本來就應該用之于民,更何況是為國家安全作出犧牲與貢獻的幾億糧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