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德州臨邑農民青昧農業標準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 00:22 中國質量新聞網
5月15日上午,筆者來到被德州人民稱為“農家樂”旅游風景區的臨邑縣臨盤鎮孫家村魚鴨混養標準化示范區進行采訪,一幅“林中聽鳥叫,塘邊觀魚躍,群鴨朝天歌,游人花叢笑”的動人畫卷便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只見該區大大小小的池塘養滿了成群的魚鴨,但見農戶們正忙著將一箱箱鴨蛋裝上停靠在塘邊的一輛輛貨車上準備外運。該基地任主任興奮地說:“目前,基地共開挖高標準魚塘581個,養鴨270萬只,養魚580萬尾,日產鮮鴨蛋13萬多公斤,現已發展成為魯北地區最大的魚鴨混養基地和蛋品集散地。養殖戶人均純收入達15萬元。僅魚鴨混養一項,全鎮農民人均增收1500元。” 近幾年,臨邑縣質監、農業兩部門聯手重點實施綠色無公害、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兩大工程,使全縣主要農產品基本達到綠色無公害標準。目前,該縣已培育出綠色無公害品牌20個,其中“紅壇”、“玨昊”果品,“舜邑”、“峰宇”面粉通過了國家無公害食品認證;建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7個,其中宿安萬畝黃金梨生產基地、林子萬畝中華壽桃生產基地被命名為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臨南萬畝蔬菜生產基地、臨盤鎮萬畝魚鴨混養基地被命名為省級標準化示范區,林子鎮的500畝紅提葡萄、5000畝中華壽桃、6000畝獨根紅韭菜農業開發園還成為全省第一批生態農業開發園。 這些綠色無公害招牌使臨邑縣被確定為“進京蔬菜準人生產基地”,產品成功打入北京、上海、青島等大中城市,并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紅”透了國內外市場。 賈相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