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滬侵犯知識產權案年增長五成 境外頻下單訂假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09:31 解放日報
今天,世界知識產權日 執法機關打擊盜版不遺余力。邵劍平 攝(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訊 (記者 簡工博 陸一波 通訊員 忻文軻) 去年1月至今年2月,上海公安機關偵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85起,追繳贓款贓物價值2.37億余元。 據警方透露,自2004年以來,本市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案件年均升幅達54.2%,涉案金額升幅達20.6%。其中,約90%是假冒注冊 警方從今年偵破的“海浪行動”等案件發現,犯罪分子不再局限于在某一地區實施單一性地制造、運輸、銷售假冒商品的犯罪活動。一些境外不法分子向國內發來制假訂單,實地指導制假販假,并策劃將假冒商品銷往國外。 相關案例 采購假化妝品 一英國人獲刑 2004年4月,英國人蘇拉杰來華參加商品交易會,打算采購一批假貨。 在展會上,他認識了李旭耀、姚斐二人。姚斐、李旭耀考慮到成本因素,決定自行制造假冒商品出售給蘇拉杰。 之后,蘇拉杰通過EMAIL或傳真方式,在國外給姚斐下訂單,規定產品數量和規格。姚、李等人接到訂單后,在本市浦東新區等地租借倉庫、廠房,制造假冒強生、海飛絲、妮維雅等注冊商標的化妝品。 當年11月,蘇拉杰如約到上海查看檢驗產品,結果被公安民警當場抓獲。經查,姚、李等人制假金額達206萬余元,其中蘇拉杰購得143萬余元。 市一中院審理后,一審判處蘇拉杰有期徒刑4年、罰金人民幣20萬元,并處驅逐出境。 蘇拉杰不服判決,提起上訴。去年,市高院終審裁定維持原判。 知識產權違法犯罪新動向 信息網絡技術成“幫兇” 本報訊 (記者 陸一波 簡工博)近年來本市公安機關和法院處理的知識產權侵權案顯現一個新動向:一些不法人員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實施侵權。 去年以來,全市法院共受理涉及計算機網絡的一審知識產權侵權案172件,占總數的13.9%。這些案件涉及網上著作權侵權、商標權侵權、專利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等糾紛。 公安機關也發現,在一些涉及網絡的知識產權侵權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以虛擬身份登錄互聯網進行幕后操控,所有經營活動均通過電子郵件、網上銀行等互聯網工具實施,犯罪較為隱蔽,一旦被發現,部分犯罪嫌疑人還會通過遠程操控銷毀證據。 去年4月,武某為運營盜版 經查,去年4月15日至6月28日,武某利用從龍聯公司租用的服務器,運營盜版網絡游戲,非法經營數額達29.4萬余元。龍聯公司通過出租服務器,獲取租金18萬余元。最終,法院以侵犯著作權罪依法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