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合作升溫 經濟一體化或成可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 08:29 保監會網站
東北亞合作升溫經濟一體化或成可能毋庸置疑,作為在全球范圍內都舉足輕重的兩個經濟體,中日之間的經濟合作并沒有因為政治上的一度“冰封”而停下快速發展的步伐。如今,日本已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而中國則是日本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溫總理的出訪,有望使得中日之間原本已經不錯的經貿關系得到進一步促進。”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表示。有關專家均認為,隨著兩國領導人陸續邁出“破冰”和“融冰”之旅,中日經貿發展的“安全系數”正得到顯著提升,相比以往在政治“冷”環境下的較快推進,中日經濟和貿易合作有望在新的“戰略互惠”氛圍中實現“二次提速”,把兩國經濟合作提升到更高水平。雙邊經貿飛速增長自1972年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以來,盡管兩國關系中仍不時出現一些這樣或那樣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友好合作始終是兩國關系發展的主流,這也為兩國的經濟合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最直觀的貿易和投資領域,中日兩國在過去35年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972年,中日雙邊貿易額還只有10億美元,到1978年達到48億美元,6年增加3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雙邊貿易更是飛速增長。2002年中日貿易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僅用了4年時間,2006年就超過兩千億美元大關,達到2074億美元,是兩國建交時的200余倍。目前,日本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資來源地,中國則是日本第二大貿易伙伴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地。而在投資領域,中日兩國間的相互投資近年來也不斷增加。1982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只有1.7億美元,2006年達到46億美元。日本對華累計實際投資金額超過580億美元,日本成為中國第二大外資來源地。中國企業的對日投資雖然起步較晚,但短短幾年卻邁出了可喜的步伐,華為、海爾等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已進入日本市場,與日本企業開展了良好的合作。截至2006年底,中國累計對日投資企業320余家,實際投資1.7億美元。近年來,中日兩國新的合作領域不斷涌現,并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譬如,兩國在節能環保領域的合作已開始起步,而在金融、高科技等眾多其他領域,兩國也有廣闊的合作前景。“經熱”曾遭“政冷”不過,過去幾年,由于日本方面在歷史問題上屢屢作出損害兩國友好關系的舉動和表態,令中日兩國首腦互訪陷入中斷,這在邦交國家關系中非常罕見,同時也給仍在發展的中日經濟合作蒙上了些許陰影。不僅如此,眼見中國經濟不斷快速增長,日本國內少數人士過去幾年再度拋出所謂“中國威脅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雙邊經濟合作的更大發展。以投資為例,中國巨大的市場、快速發展的經濟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持續吸引大量日本企業到中國投資。截至2006年底,中國引進日資項目30000個,實際投資金額579.8億美元,其中近50%是本世紀以來的投資。近年來,每年日本對中國實際投資額占中國引進外資額的10%左右,日本是對中國投資較多的國家之一。不過,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亞非研究部主任徐長文說,近幾年來,日本企業對中國投資呈下降趨勢,特別與韓國企業對中國投資增長相比,更加明顯。2006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大幅減少,實際投資總額只有45.98億美元,比上年減少約30%。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日本向中國提供的政府開發援助(ODA)。到2006年底,日本向中國承諾提供包括日元貸款、無償援助和技術合作等金額3.2萬多億日元。日本提供的ODA為改善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引進外資、加速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和加強中日兩國友好關系等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中國政府和人民一直給予高度評價。但是進入本世紀以來,日本對中國提供的ODA逐步減少,由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每年近2000億日元,減至目前每年的幾百億日元。此外,日本諸如農產品“肯定列表制度”等非歧視性技術壁壘也給雙邊貿易帶來了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中國相關產品對日本的出口。“二次提速”獲動力專家指出,類似敵視中國發展的片面論調,忽視了一個最根本的事實:中日經濟關系早已不是單向的需要,而是日益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局面。從這個角度說,中日兩國應該盡早掃除掣肘雙邊經濟發展的“冷”障礙,為實現更高層次的互利共贏創造條件。近年來,日本外貿整體增長乏力,但對華貿易增速高于其他國家。而在投資方面,包括三井、索尼、NEC、松下、東芝、日產、豐田、本田等進入世界500強的日本70余家大企業都已在中國設立了企業,中小企業也紛紛來華投資,并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可以說,日本之所以能夠實現戰后以來最長的經濟增長期,中國因素的貢獻是很重要的。”陳鳳英說。她表示,在2004年、2005年間,日本經濟增長中的40%都是靠對中國的出口。中國龐大的市場給日本的出口提供了巨大商機,而許多來華投資的日本企業也獲益豐厚。“可以說,在冷了幾年之后,中日關系開始重新走到一個相對平穩發展的起點上。”陳鳳英說,溫家寶總理的此次出訪,有助于提升兩國企業家對于雙邊關系改善的預期,進而促進投資、貿易以及很多其他合作項目。不僅如此,中日像現在這樣加強溝通,對于打消日本一些政治家持有的“中國威脅論”也很有幫助。正如溫總理昨天在日本國會演講時所說:“中日經濟合作是互利共贏的關系,兩國經濟的發展,對雙方來說,都是機遇而不是威脅。”中日合作利在世界而從更廣的意義來說,專家表示,中日兩個經濟大國的加強合作,對于東北亞、亞洲乃至整個APEC地區來說,都是一個積極的促進。在韓國與美國歷史性地達成FTA協定之后,各界對于中韓、中日乃至整個東北亞自由貿易區的預期也日漸升溫。韓國有研究機構發表報告稱,有必要在東北亞建立像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這樣的超國家機構。報告指出,占據世界經濟五分之一規模的韓、中、日三國FTA,是實現東北亞經濟一體化最重要的目標,中、日、韓應該在簽署FTA后,最終建立東北亞統一市場。而根據日本內閣府的研究,在日本對外建立的FTA中,與中國的FTA經濟效果最大,可推動日本GDP增幅達0.50%。在日本最敏感的農產品問題上,與中國建立FTA的效果遠高于日美以及日本與澳大利亞建立FTA。專家表示,如果中日之間能達成FTA協定,將大大加快東北亞FTA的建設進程,進而也將推動東亞由“10+1”邁向“10+3”乃至“10+6”的更廣泛區域合作。甚至于,美國一直推動的在APEC的框架下建立FTA,也并非沒有可能。現在看來,中日兩國已就推動更廣泛的區域合作實現了初步共識,在11日發表的《中日聯合新聞公報》中,中日雙方就表示:同意為盡早達成一個務實共贏的中日韓投資協議和制定中日韓改善商務環境行動計劃作出努力。[][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