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李西梧:斥巨資搞“政府公祭”是新的政績追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10:44 中國產經新聞
文/本報特約評論員 李西梧 清明節將至。在節日里祭拜祖先,追憶亡人,緬懷先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如今,現在許多地方政府在清明前后也忙碌起來,但他們熱衷的不是組織干部職工、軍人學生去祭奠革命先烈,而是挖地三尺找出與當地有關的古人,然后斥巨資舉辦大型的公祭活動。 近日,魯迅故鄉紹興市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禮將于4月20日(谷雨)在紹興舉行。據介紹,為了這項盛典,紹興市已累計投入2億多元,新建了祭禹廣場、水上祭臺、守陵村和夏禹文化園等,今后還要繼續擴建,目的是使祭禹典禮成為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國家級祭祀活動。 其實,由政府舉辦的對古人的所謂公祭大典活動,紹興已經落在了別的省市后面。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陜西成功舉辦黃帝陵公祭儀式以后,一些地方就紛起效尤。進入21世紀,這股公祭之風幾乎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與“三皇五帝”、神話傳說沾邊的省市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把儀式搞得轟轟烈烈,如湖南省的公祭舜帝、河南省公祭人文始祖、甘肅公祭伏曦、陜西公祭軒轅皇帝等;與這些傳說始祖八桿打不著的,則在中國歷代皇帝里找,只要沾親帶故就行。去年9月,四川廣元縣首次公祭1200多年前出生在此的武則天,引起了乾陵所在地陜西省不滿;皇帝沒有的就找英雄好漢,如蘇州市找出了個伍子胥,硬要放在端午節前搞公祭,與屈原爭風頭;有的地方文化底蘊有限,既沒有皇帝也找不到英雄,就打起了古代美女的主意,如浙江某地公祭西施,陜西某地公祭呂后,海南公祭黃道婆等等,甚至山東某地還要公祭起潘金蓮…… 受公祭的古人五花八門,而公祭的形式卻基本一個模式,無外是設一大型祭壇,擺上五谷三牲,然后鳴炮鳴金,擊鼓奏樂,朗讀祭文,焚香敬香,擺獻花籃,鞠躬禮拜。公祭活動最重要的是邀請到了多少來賓,特別是港臺賓客、海外朋友;最關鍵的是有什么級別的領導到場,如果能邀請到個別國家級的領導,儀式規格就大為提升;最下功夫的是祭文,一定要為古駢文,需要對仗工整、平仄講究,越有古風遺韻越好,越讓人聽不懂顯得水平越高。 所謂公祭,按詞典上說,是“社會團體或社會人士舉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公祭儀式自古就有,但一般帶有很強的宗族色彩,體現著家族的榮耀與族權的威嚴。有些公祭活動由于天長日久,深入民間,積淀下深厚的民族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如每年的端午節,本是對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祭奠活動,但如今已是具有濃厚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慶。但近年各地興起的公祭熱,則是名副其實的“公”祭,完全的政府行為——政府挖掘、政府策劃、政府投資、政府組織、政府自樂。即使拉上一些民間組織參與,也只是充當配角。這些活動與傳統的公祭活動最大的不同,就是與百姓無關。盡管儀式搞得熱熱鬧鬧,煙火繚繞,但能參加公祭的都是各級領導、各界名流,普通百姓能湊近看個熱鬧就不錯。如果有一定級別的領導到場,群眾連湊近的機會都沒有。曲終人散,公祭場地除了留下大堆垃圾,什么也不會留下。百姓除了知道演這么一出熱鬧戲,什么也沒有改變。 既然如此,為何“政府公祭”之風會愈演愈烈呢?這里重要的是連著“政績”二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一時成為各地發展經濟爭相模仿的方式。弘揚文化是旗號,發展經濟是目的。但許多地方借鬼神搭了“臺”,經濟的“戲”卻沒唱起來,搞得勞民傷財,怨聲載道,這股風也漸漸下去。這幾年情況反過來了,經濟快速發展對政績的拉動作用顯弱,先進文化建設則能成為新的喝彩點。在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強市”的熱潮中,文化再不是“搭臺”,而成了“唱戲”的主角,經濟實力則變為“搭臺”的基礎。可要搞出影響全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項目,畢竟不是光靠大投入能立竿見影的。想創作出像《絲路花雨》、《云南映象》那樣的傳世佳作,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更無這個耐心。于是,從墳墓里發掘古人來“搭臺”,就成了加強文化建設的最便捷、最利于造勢的選擇。 可以預料,在政績沖動和對文化建設奇怪想象的共同作用下,“政府公祭”熱將繼續擴散,并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旗號下更為興盛。不知被深埋幾千年的古人會不會發笑:沒想到你們這些號稱現代人的智商,不過如此!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