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校病甚于國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02:01 中華工商時報
據中國社科院一份調查顯示,2005年以前全國公辦高校銀行貸款總額接近2000億元。有關專家認為,按照嚴格的財務核算制度,一些高校其實已經破產。針對這種說法,教育部部長周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高等教育的固定資產已有5000多億元,部分高!捌飘a說”言過其實,教育不會成為第二個國有企業。 教育(尤其是高校)不會成為第二個國企,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明顯在鄙夷沉疴纏身的“國企病”———雖然高校債臺高筑,但有5000多億元固定資產在撐著,此乃任何國企都無法比擬的。其實,周部長的算法存在一個明顯的邏輯錯誤,即全國上千家公辦高校并非產權模糊、財務統一、資金共享、債務共擔的“高校集團”,而是上千個自擔市場風險的法人治理結構,不可能以5000億元固定資產平均擔負2000億元債務。如同拿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工商企業25.4萬億元的資產總額與10余萬億元的負債總額對比之后,得出“國企不可能破產”的結論一樣,是很不科學且相當荒唐的。整體的健康態勢與個體的正常破產,怎能混為一談呢。 套用網上一句十分流行的損人話,說高校不會成為“第二個國企”,實則對國企的污辱。經過近年的改革和市場培育,國有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活力體制之病得到了根本性的矯治,企業活力普遍激活,市場競爭力得到很大提升,在國際市場沖浪績效喜人。而作為社會首善地、科學人文制高點的高等學府,不只染上了“國企病”,還養就了一身連國企都無法望其項背的“高校病”,諸如高學費、亂收費等等,并以愈演愈烈的學術腐敗、教材腐敗、招生腐敗陷身腐敗高發區。上述種種,連壟斷企業都深感自愧不如。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周濟部長應強調高校向市場壟斷力越來越弱、社會與制度監管越來越完善、服務意識越來越強、對民眾讓利程度越來越大的國企學習,而非得意洋洋地宣稱“不會成為第二個國企”。(20G5)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