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陜西民營經濟步入新境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1日 03:29 中華工商時報
種種跡象表明:陜西民營經濟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相當多的陜西民營企業更注重核心競爭力和企業品牌的提升,一批民營企業步入了多元化、市場化、國際化、集團化的企業發展之路。陜西民營經濟開始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民企整體實力增強 近年來,陜西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成長環境不斷改善,民營企業發展機制更趨成熟,民營經濟呈現出快速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實力進一步增強。 統計顯示,截至2006年底,陜西新登記個體工商戶4.8萬余戶,比上年增加一半以上,注冊資金、從業人員分別達到超百億元和近150萬人。新登記私營企業8000余戶,同比增長一倍多,累計達到10.2萬戶,突破10萬戶大關。其中,私營有限公司總數達到8萬余戶,占私企總數的近八成。 目前陜西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已超過百萬戶,注冊資本達1110多億元,其中,千萬元以上2785戶,5000萬元以上279戶,超億元76戶,民營企業集團245家。一批像陜西東嶺、西安海星等經濟實力與競爭力較強的企業集團和陜西長宏鋁業、彬縣煤炭等發展潛力較大的企業不斷涌現,同時還形成了一批如“銀橋乳業”、“開米”等國家名牌產品。 在陜西的新農村建設中,民營經濟擔當起了生力軍。陜西全省市縣級的龍頭企業,一半多都是民營企業,他們不僅是產業化鏈條的關鍵環節,更為整個產業鏈帶來了資金、技術和市場信息,在整個產業鏈中發揮著示范、引導、組織管理等作用。 目前,民營經濟已成為陜西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1%上升到45%左右,平均每年拉動全省經濟增長3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占陜西稅收總額的比重已接近50%,尤其在地稅繳納方面,至2006年11月底,陜西民營企業共完成利稅100億元以上,占全省地稅收入的55%以上,成為陜西稅收的重要來源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 高新企業優勢凸顯 值得注意的是,陜西的民營高科技產業和民辦高等教育行業依托陜西在科研、教育、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實現了快速發展和壯大,已成為陜西發展非公經濟潛力巨大、優勢明顯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統計顯示,目前陜西民營科技企業約1.3萬家,技工貿總收入超過1500億元,從業人員近40萬人,年收入超千萬元700家,過億元80余家。民營科技企業對陜西高新技術產業新增產值的貢獻率達80%以上。 西安高新區是陜西民營高科技企業比較集中的地方,在這個園區內平均每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兩項以上專利,一項以上自主知識產權。其中70%的核心專利已經實現了產業化,平均每天轉化3項科研成果。2006年西安高新區企業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了4.2%,比2005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目前西安高新區的科技創新競爭力僅次于北京中關村和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位居全國第三。 陜西不少民營科技企業強化自主創新,不斷創新產品,將更多高科技產品推向全球市場,真正走上了專業化、多元化、全球化、集團化的企業發展之路。富士達、開米等一批民營科技企業的產品榮獲陜西、全國名牌,不少產品還遠銷海外市場。 與此同時,陜西的民辦高等教育產業迅速崛起,截至2006年底,陜西共有民辦高校41所,其中本科5所、高職12所、高教自考助學機構24所。在校生23.9萬人,學歷教育本科、高職共計10.34萬人,占46%。民辦高等教育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之首,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民辦高校基地。 社會地位空前提高 隨著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陜西民營經濟的構成主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由過去以農民和城鎮待業人員為主,逐漸發展到包括從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分流出來的行政干部、中高級知識分子以及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在內的龐大群體,從業人員普遍具備較高的學歷和綜合素質。一批懂經營、善管理、誠實守信、合法經營、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現代民營企業家迅速成長起來。 與此同時,陜西非公經濟人士的社會地位也得到空前提高。目前陜西非公經濟從業人員中,各級人大代表745人,政協委員1245人,中共黨員5.79萬人,在民營企業中建立黨支部、工會組織近3萬個。 盡管目前陜西民營經濟發展成就頗豐,開始從“量變”向“質變”飛躍,但分析人士指出,陜西民營經濟占GDP總值的比重,仍比65%的全國平均水平低20個百分點,這是一個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落實“非公經濟36條”和陜西省政府“實施意見”的措施推進不平衡;行業準入總體上進展緩慢;部分政府部門中仍不同程度存在“疑私、怕私、防私”的陳舊觀念;企業融資渠道不暢,貸款困難;創業輔導、信息服務、企業診斷、技術支持、員工培訓等政府服務和社會服務體系尚未建立或不健全等因素都極大地制約著陜西民營經濟的發展。 有關人士呼吁,目前陜西民營經濟的發展已經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今后仍需要從優化發展環境、消除外部瓶頸、增強自主創新、提升經營水平等多方面著力提升陜西民營經濟發展的潛能。 (11E1)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