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YouTube大成功?別鬧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 15:56 21世紀經濟報道

  我看WEB2.0系列·之一

  元毓

  2006年網絡產業最火紅的話題,我想大概非“Web2.0”莫屬。

  尤其Google并購YouTube一案消息一出,無數網絡寫手或評論家均把YouTube捧上了天,甚至更進一步推論認為Web2.0象征著風起云涌、大有可為之勢。

  但,真是這樣嗎?

  由前述可知,要談Web2.0現象很難避免YouTube并購案。既然如此,我們不如一開始就直搗黃龍,正視“YouTube大成功?”這個問題!

  五力分析YouTube

  只要投機心態存在,這些分析師與創投業者搞出來的鬧劇就會繼續演下去!

  在開始這篇文章之前,我先下結論。

  老實說,許多大力吹捧YouTube故事的媒體、分析師或創投業者,都不脫神奇天真的樂觀與混亂不清的說理。當然,作為產業分析師,樂天派沒啥不好,最多就是當當跳梁小丑,像瑪麗·米克一樣。但若以專業投資人的角度來看,跟著瞎起哄反而無異是自殺的行為!

  YouTube目前約有50萬個會員,根據Alexa報告,此網站也是美國境內排名第八的受歡迎網站。

  上頭的影片超過600萬部,幾乎都是由全球使用者自行上傳完成。

  財務部分因為其為非上市公司,財報并不容易取得。但是根據《商業周刊》以及《經濟學家》的報導,可推知這家公司每個月支付服務器以及頻寬的費用,大約在90萬-150萬美元之間,且可能每個月都要損失50萬美元。

  這點跟過去網絡泡沫底下的公司很像,創業1年多了,尚未找到真正可行的獲利模式!

  排除投機心態,一個好的投資人不會也不應該把大部分的資金,押在這種何時會賺錢都不知道的公司上面。而借重五力分析的方法,我們不難發現:

  1.就“對上游議價能力”來看

  這家公司假設跟Google一樣崇尚“勤儉持家”之道,所有的硬體設備都自己組裝,系統也是改寫Linux之類的自由軟件,或許這部分存有競爭力;但頻寬部分我想除非自己擁有網路主干,只要是需要承租的,都不會比競爭對手(其他大型網站)便宜到哪去。網頁中影片所采用的軟件,均屬Adobe公司的技術,所以這方面也難說有何成本或技術上的優勢。

  2.“對下游的議價能力”

  目前YouTube并未對影片上傳或觀賞者收費,但難保未來不會(例如Apple的iTool服務轉形成.Mac服務就是一例)。不過未來的事先不談,就現在來說,YouTube的廣告收入,顯然仍不能使其損益兩平。即便最近有廣告收益的計劃,但在實際執行取得收益成果之前,投資人對于其口中的潛在獲利能力,最好都持觀望態度為佳。

  3.“對潛在進入者”

  以YouTube所采用的技術來說,其實并不難,因此其進入障礙并不高。由最近許多類似網站誕生,顯見在網絡服務領域里,要抄襲一個idea的成本有多低,進入有多容易。偏偏面對潛在進入者,YouTube似乎沒有任何策略,可以抵擋或減損進入誘因。

  4.“現有競爭者”

  現有競爭者除了Google之外,還有另外Microsoft,將進入該市場(soapbox)與Myspace等。雖然微軟不濟事,過去到現在網絡這塊多半吃癟連連,但手頭畢竟有上百億美金白花花的現金,以及既有的服務器和頻寬可用,因此要打銀彈戰,YouTube僅有的創投(VentureCapital)那一丁點1100多萬美元,絕對是不夠跟Google、Microsoft逐鹿中原的。假如Google當時并未買下YouTube為其提供資金,YouTube手頭有什么?不過是網絡外部性效應這個無形資產罷了。

  但這東西可以夠它活多久?

  5.“替代品”

  網絡世界何時會出現新興產物替代掉另外一個,我們永遠不知道。姑且假設YouTube服務沒這威脅好了!

  本文并未以學術般嚴謹的態度來使用五力分析理論。但筆者認為,以這個理論架構作簡單的發想,來審視一家公司競爭力是很棒的思考工具。因此在如此簡略的思想實驗里,都不易發現YouTube獨特難以取代的競爭力的話,那要稱該公司為Web2.0典范,實在難以服人。

  企業的價值是什么?

  我們必須弄清楚一個觀念:“成功的產品跟成功的公司完全是兩回事!”

  YouTube建立了一個成功的服務,但卻不是一家成功的公司。

  對于企業價值,從投資人角度來說,我們必須堅持“企業價值在于該企業未來賺取現金的能力”原則之上。因此這家目前尚在賠錢的公司,對投資人來說除了夢想價值之外,別無其他。

  當然,從Google的角度來說,買下這家公司與其說是買下其技術或設備,不如說是買下其“網絡外部效應”的無形資產。對Google在策略或產品線上的確存在其意義。對YouTube來說,木已成舟,面對每月的巨額虧損,趕緊賣掉也的確是很好的退場策略。

  但Google的戰略價值對外部投資人來說并不存在。所以回到務實面,YouTube絕對不是一間好公司,更不是一間值得吹捧的公司!

  不少論者吹捧此退出機制為YouTube創辦人換得不少紙上富貴,即可稱為成就。筆者深深不以為然。

  除了在上篇文章(見2月14號本報《YouTube,下一代電視?》)提及的鏡花水月般的未來價值和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外,我認為,一家企業如果從創立之始,就是以“賣掉”或“上市換

股票”為目的,那其背后心態絕對是相當可疑的“投機”甚至“詐騙”心態了!因為這跟炒作
房地產
、期貨完全沒有兩樣。

  透過媒體、消息等炒作方式,將一個不怎么樣的東西講到投資價值極高,目的就是為了賣掉或是印股票換錢,這不是投機是啥?

  假如創投本身隨著這種心態起舞,更甚者,還去聯合媒體鼓動吹捧這種心態,實在是糟糕到不行!投資人面對這種經營團隊或創投,豈可不慎乎?投資人本身要有眼光,除了學會忍住欲望之外,更不要被愛做夢的分析師或創投公司給騙了!

  (作者系毓毓的窩網站作者)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