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匯投資公司是藏匯于民政策的延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 23:14 北京商報
近日,有關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即將成立的消息,讓外匯儲備管理問題再度成為輿論的關注重點。 記者從多方渠道獲悉,這家公司未來將從事部分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但是具體操作細節仍在討論之中,最早將在三四月份才能確定。這位中國外匯儲備的“新管家”能為巨額外匯儲備運用破題嗎?這樣一家外匯投資公司應該如何運作?本報記者帶著有關外匯儲備的諸多問題專訪了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將外匯儲備按匯率管理和投資功能分開是可行的 問:您認為,當前為何要成立外匯投資公司,對外匯儲備分開管理? 郭田勇:對外匯儲備的大幅波動,可隨時進行干預,因此外匯儲備管理的首要目標是保持流動性以備干預之需。而從我國目前情況來看,為實現這一功能并不需要上萬億元的外匯儲備(學界測算大概只需5000億至7000億美元元),因此單獨成立一家外匯投資公司,分流出多余部分的儲備、用于收益更高的直接投資是可行的。 分開管理意義有二:一是直接減少了官方外匯儲備數量,這既有利于提高央行貨幣政策的效率,也有利于維護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二是有利于提高投資的專業化程度,用于匯率管理功能的外匯儲備為了保持流動性,主要投資于國際金融市場,而用于投資功能的外匯可進行長期性投資、并將盈利性作為主要目標。因此,基于投資目標、內容等方面的較大差異,從專業化經營的角度出發,將二者分開是很有必要的。 外匯投資公司是藏匯于民政策的延續 問:您提出觀點說,成立外匯投資公司是不得已而為之,是藏匯于民政策的延續,這如何解釋? 郭田勇:首先,我們看到,近幾年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使央行貨幣政策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為解決這一問題,央行提出了“藏匯于民”的政策,試圖以此來抑制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但社會各界對此的響應并不積極,我們可以設想,假如社會居民都愿意持有外匯的話,或者,假如一些手中人民幣富余的大公司愿意購匯到海外投資,那么央行肯定愿意出售。但是目前難以形成這種局面,因此不得不由政府出面成立一家外匯投資公司。 要做實匯金公司 問:通過上面的分析,您認為改組匯金的方式更好,匯金公司應該如何轉型成為一家外匯投資公司呢? 郭田勇:首先,應該把匯金公司做實。自成立以來,匯金公司本身一直處于不太穩定的狀態,成立之初注冊資本450億美元,工行注資之后變成600億美元,未來農業銀行注資又要變動,做實匯金公司,一次性給他一筆錢,資本金相對穩定。當然,資本金不一定都用來注資。 在做實資本金之后,應授予其發行公司債的權利。有學者認為要由財政部發國債,再把外匯放到匯金公司。 在我看來,未必一定要發國債?發國債國家要經人大會審議,只是一個投資公司,國家做實資本金之后完全可以有自己獨立的風險承受能力,完全可以直接發公司債,其實它發行的公司債某種意義上是準國債,如果必要的話,中央財政信用做擔保。 不宜過于渲染 外匯投資中政府的作用 問:對于這家外匯投資公司的組建模式,目前各界的看法也不統一,有學者認為應在匯金公司基礎上籌建,也有人認為應另起爐灶單獨組建,還有觀點認為國家可以多成立幾家外匯投資公司,您如何看待? 郭田勇:相比較而言,我認為,改組匯金的理由似乎更為充分。首先,目前國際市場存在“中國買漲”的現象,即中國想買什么、什么就漲價,因此單獨成立一家對外投資的公司后,目標過于明顯,反而容易在經濟上吃虧。其次,匯金公司2003年成立后主要對金融機構股權進行長期投資,未來匯金還要為農行改革注資。這樣,兩家公司都要使用外匯儲備,也會增加管理與協調的難度。 對于多成立幾家外匯投資公司相互競爭的觀點,我認為是不妥當的。外匯投資的真正主體應當是企業和居民,因此不應過于渲染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其實,當前微觀主體之所以不愿意用匯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幣升值預期,而這一預期的形成則是由于近些年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有二:一、讓人民幣大幅升值,但這將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所以并不現實;二、以資本項目下的外匯流出來平衡經常項目下的貿易順差,最終達到國際收支平衡并緩解升值預期。 這樣看來,政府通過外匯投資公司從國際市場上購買一些重要的戰略物資、對海外的一些重要項目或股權進行投資,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拋磚引玉以求藏匯于民,以此來激活微觀主體的用匯和對外投資行為。從這個意義上看,其實外匯投資公司是實現藏匯于民的一個橋梁。 劉杰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