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怕老的和盼老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 07:19 中國質量新聞網
民謠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所表述的是民間心聲。近日,坊間針對老字號死得快和新字號有意攀老的現象,編出一條膾炙人口的順口溜:“開了一年的叫百年老店,開了兩年的叫正宗老店,開了三年的叫正宗百年老店,而真正的百年老店門口,卻寫著一個大大的‘拆’字。” 這個段子,倒像是一幅墨跡未干的漫畫,成為現實生活的寫照。 眾所周知,老字號落后乃至被淘汰出局,有技術落后、不思進取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局限。也和有些決策者喜新厭舊、盲目跟風的心理有關。君豈不見?洋樓起處,老屋倒塌;新牌子大放光芒,老牌子的末日就到了。在一些中小城市,老字號跟瀕危動物一樣,消亡的速度越來越快。年頭越久,損失越重。而且這種損失遠不是GDP專家能掐算出來的。我認為,就像拆北京城墻一樣,將來有些人會帶著負罪感入土的。近日,有識之士指出,老字號要想生存與發展,惟一出路應該是“倚老賣新”。“倚老賣新”就是發揮自己在多年經營中形成的特色,利用現代管理方法加以管理,最好是推行連鎖經營,積極開拓市場,開發相關品牌產品。當然,想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在突出自己的品牌特色之外,更重要的還在于服務質量。這種時刻,老字號就得擯棄落后的經營方式,甚至不惜屈尊,借鑒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的服務方式。同時,想辦法從實際出發,推出新式服務,爭取和吸引年輕一代。 正如該民謠所指,有趣的是,和老字號的求新不同,許多剛出娘胎的新字號卻在熱衷變老。許多店家故意把字號起得又老又舊,凡是粘上商業典故的邊兒,甭管出“五服”還是沒出“五服”的,全都往“人家”身上靠。有的不惜編造家史,杜撰族譜,把自家買賣的歷史前移、再前移——即便不能和唐宋接軌,起碼也要弄個清末、民國的待遇。但他們不知道,這種做法與流行影視劇的“戲說”無異,根本禁不住推敲,一旦露了餡兒,只能博得世人哂笑。要知道,和人生一樣,在變老的過程,沒有什么捷徑,只有一步一個腳印、一天接著一天的往前走。但是,新面孔的“追求”,至少說明一個有力的事實:盡管老字號的牌匾上銹跡斑斑,但它的含金量一點兒不遜色。 文人的感慨更深一層:許多老字號歷經百年風雨,蘊含著多少驕傲,溫暖的記憶,已經與它所寄居的城市水乳交融,成為商業領域中的金字招牌。如果一座城市只剩下錢和高樓大廈,缺失了歷史傳承和文化韻味,就像一個只有軀體沒有靈魂的人,必將了無生氣。還有人說,老字號是一張城市名片,一塊百年滄桑的活化石,是城市文化傳承的載體。無論凄風冷雨,任何一家老字號都不是孤獨者。它品牌的價值不僅屬于企業自身,還屬于品牌生長的環境和土壤,屬于全體市民。城區動遷,當為大事。除了征求城建、文物等部門的意見外,頂重要的,要聽聽廣大消費者的意見。這里,我還有一個忠告:振興老字號,并非一心做大,打造什么“航空母艦”。而是注重它的文化內涵,將其變成一瓶“老酒”。人們往往關注“老酒”是否還留有唐宋余香?而不會關心它是在小巷子還是在貼瓷磚的大樓里釀制的。 老的希望年輕,少的卻想變老,這一現實矛盾,深刻反映出變革中的陣痛。只有發揚“敬老愛幼”的精神,把老字號好好保護起來,鼓勵新興商號積極發展,把買賣做大做強,才能保證我們的商業文化不致斷代。 作者:林 鳴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