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超收支出傾向民生 今年開始預留儲備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 12:51 保監會網站
2006年超過3000億元的財政預算超收部分如何使用?日前從財政部了解到的情況是:2006年的超收將主要用于教育支出、對地方稅收返還、一般性轉移支付、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解決出口退稅陳欠和當減少財政赤字等,并預留一部分用于緩解2007年預算安排壓力,做到收支平衡。“能夠為2007年的預算做安排,這說明財政超收部分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當年超收當年花完了。”中國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丁建臣教授向本報記者表示。“報告制”和“報批制”一直以來我國的有關法律中都缺乏對預算超收收入使用的具體規定。按照現行預算法,超收收入的使用可以由政府自行決定,只需將執行結果報告全國人大,而不需要事先報批。也就是說,對超收收入使用,目前執行的是“報告制”而非“報批制”。全國人大對超收收入的使用可提出要求,但不具有強制性。在國際上,對超收收入的使用普遍采取“審批制”,且大多首先用于彌補赤字。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院長馬海濤教授認為,過去財政沒有這么多超收,而現在財政實力增強,每年情況又有所不同,預算時無法準確預計。在目前沒有法律約束的情況下,需要政府部門妥善籌劃財政超收的使用,合理利用。近幾年以來,全國財政收入每年都超出預算上千億元,超收收入基本上全部用于追加支出,但缺少人大的預算審批和監督機制,很容易導致政府部門“今朝有酒今朝醉”,超收多少到年底都突擊花掉的現象。超收支出傾向民生“財政支出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的分配環節,很多社會問題都是由分配政策失誤導致的,所以,財政超收部分傾向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結構尤為重要。”丁建臣表示。事實上,以前對財政超收部分資金使用的指導思想,也是解決改革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遺留問題,如減少中央財政赤字、對地方稅收返還、出口退稅的償還和一些民族地區轉移支付等。2004年還曾經利用超收部分,一次性全部償還了過去欠企業的2000多億元出口退稅,做到了當年不欠一分錢。2006年3月份的“兩會”上,財政部提交給全國人大的預算執行情況報告顯示,對于超收收入的使用,除增加對地方稅收返還、一般性轉移支付、民族地區轉移支付共328億元外,主要支出還包括:增加社會保障支出244億元;增加教育科學支出26億元;新增出口退稅指標584億元,用于增加當年出口退稅指標以及解決部分歷史陳欠資金需要;消化供銷社經營棉花(13950,5,0.04%)政策性財務掛賬90億元;其余347億元用于預留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及配套政策支出。可見,財政超收雖然還沒有納入預算,但財政部門已經做出努力,讓超收能夠在對國民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對落后地區和弱勢群體的支持等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部分預留緩解今年壓力對于財政部提出的對2006年超收部分的財政安排,馬海濤強調,用這些資金彌補公共支出方面的缺口,這符合構建和諧社會的宗旨。他希望這部分支出能夠盡量按照政府采購的要求來透明化,做到公正、公開和公平,“甚至也有必要跟預算資金一樣成為績效考評制度的內容之一。”馬海濤尤其支持預留部分超收用于緩解2007年預算安排壓力的做法。他認為,目前需要財政支持的內容已經越來越多,如取消農業稅、內外資所得稅的“兩法合并”等都需要財政支出來消化改革成本。可以說超收部分所起到的作用將越來越大。[][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