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的力量——力帆崛起之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 04:48 中國質量新聞網
2006年是自主品牌汽車的“豐收年”,自主品牌陣營中無論新兵宿將均有不俗表現。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力帆汽車在上市第一年便引來銷量激增,最終突破了自主品牌上市首年不可破萬的“瓶頸”,邁出了自主品牌發展歷程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據有關數據顯示,從首輛商品車下線到實現萬臺銷量,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元老”都耗用了相當長的時間,而年輕的力帆520轎車以其強動力、低油耗、大空間的綜合優勢快速贏得市場青睞。
與自主品牌“元老”們相比,力帆汽車上市時的市場環境已與當年大不相同。奇瑞、吉利、華晨、比亞迪、長安等一大批自主品牌的崛起,開啟了“群雄逐鹿”的新時代,共同構筑了對抗合資、外資品牌的“統一陣線”。然而面對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國內汽車市場,這批自主品牌“新生代”顯然面臨更多、更新的品質挑戰。
作為一家原以摩托車、發動機生產為主的民營企業,力帆集團進軍汽車業并不是一時興起的投機行為。力帆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始終強調產品品質是企業、品牌的生命。造車的每一個環節,力帆都是誠惶誠恐,如履薄冰。按照力帆領導者的說法,因為力帆汽車“出生”得比較晚,“市場只給力帆一次機會”。在選擇車型時,他們不惜花巨資請來專家,單電腦設計方案就不下數百種,還在各種收入人群中進行了多次無計名票選;新車在2004年12月就下線了,但直到2006年才上市,就是為了把問題消滅在上市之前;本來年產能力已經達到8萬輛,2006年卻只生產2萬輛,上市前用了100輛車做試驗,100輛車成本600萬元,為了造出百姓滿意的車,力帆認為值得;造車是一項大投入,為了專心做汽車,力帆撤銷了集團下屬的房地產、白酒項目,把全部精力放到了制造業上。另外,每款新品在上市前都要通過嚴格的路試,1.3升力帆520更是在上市前后通過全國汽車拉力賽和重慶地區“先用后買”的營銷模式證明了自己的品質,并最終使產品品質贏得了眾多用戶的認可。
也許有人會說力帆汽車在2006年第四季度的銷量猛增是一種偶然,但其在第四季度的月度平均高達74%的增幅則體現了一種必然。車評人士指出,力帆汽車通過對市場、價格因素的綜合統計分析,采取“創新車型+創新營銷”相結合的策略,在短時間內廣泛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作者:關 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