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股民比例還少 中國股市離晴雨表還尚有一段距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07:55 中國新聞網
漫畫:2007在大震蕩中謀利 不顧股市泡沫讓爭論繼續延續中新社發 劉道偉 作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隨著近階段的急劇上漲,目前滬深股市總市值已突破了10萬億元大關,占2006年GDP的比例達到了50%。而在2005年底,這一比值還不足18%。市場人士因此表示,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功能正在不斷加強。 所謂“經濟晴雨表”,指的是經濟從繁榮到蕭條的一個以上的循環。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經濟依然處于一個繁榮的過程中,但中國股市自產生十幾年來,由于規模一直不大,市值占GDP的比例過低;指數設計的先天缺陷;股權分置等制度建設問題長期未解決;上市公司治理不完善;全民參與度處于低水平;以及政府對股市的調控力量過于強大等原因,股市長時間都不能全面反映宏觀經濟走勢,前幾年甚至是背道而馳,宏觀經濟形勢大好,股指卻一跌再跌。 去年股指和市值與GDP一同快速增長,當然得益于年初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可以說,股權分置改革使得中國股市基本的制度性缺陷得以修補,而股權激勵機制的實施和優質資產的注入,則使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不斷提高成為現實,去年國內上市公司的業績提高據說將有一個不小的比例。這是去年股市不斷走強和創新高的內在動力。從外在因素看,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的增長、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消費升級的不斷深入、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特別是流動性過剩,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促成了股指和市值大漲。 那么,能否說中國股市就已經很好地起到了晴雨表的作用,可以全面反映宏觀經濟的形勢呢?還不能這么講。從去年的情況看,正如一些市場人士分析指出的,股指和市值的上漲主要反映的是人們看好大盤藍籌股,而不是基本面的走勢。少數權重股受到過剩流動性的追捧,改變著整個股市的行情,而大多數的股票則落后于大盤。過剩流動性追捧少數大盤股尤其是壟斷國企和銀行股,反映了一個什么事實呢?就是國內A股市場可供入市資金購買的優質資產少。而優質資產少又在于A股市場沒有完全集中中國的優質企業。中國國民經濟是由一批大型國有骨干企業、龍頭企業為中堅的,遺憾的是,其中很多并沒有出現在A股市場,而為國民經濟快速穩定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優質民營企業,能夠躋身于A股市場的也不過是鳳毛麟角。相反,大量資質平平乃至連年在虧損邊緣苦苦掙扎的公司卻充斥其間。借用錢鐘書《圍城》里的一句話說,劣質的企業在城里,優秀的企業在城外,入市資金只能追捧少數大盤股也就不足為怪。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況,須采取積極措施吸收更多優質企業進入市場。此為一。 其次,從上市公司看,正因為股市充斥太多的平庸甚至垃圾公司,所以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質量問題,尤其是治理結構很不完善。中國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有上市公司,行政管理色彩很濃,不是市場化經營,其公司治理結構不可能因為股權分置的解決而自動轉變,必須大力推進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唯有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實質性改變,其質量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提升。 要轉變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提高它們的質量,必須同時提高監管的質量。倘若監管質量不高,像前幾年一樣對股市的違法違紀現象督察不力,那么上市公司及其高管是不會把精力放在抓公司質量上的。目前,隨著修改后的《公司法》和《證券法》的實施,資本市場已經建立了許多必要的“規矩”,但是只有不斷完善規則和執行規則,才能真正監管到位。比如,在有了把上市公司高管的利益與業績聯系起來的《上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后,是否應該有與之相對應的將上市公司高管的責任與業績聯系起來的約束機制?另外,對基金管理公司的激勵和約束制度是否也應該對等?否則不平衡的單邊行為達不到監管規則預期的效果,會使監管質量難以提高。總之,監管層要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為建設證券市場的第一要務。 除上述幾方面外,機構投資者的質量也要改善,尤其要提高其發現優質資產的能力。 在發達國家,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都會登陸證券市場,股市總市值占GDP的比例(GDP證券化率)一般都在130%上下,美國更是高達150%。滬深兩地上市企業雖然已達1400多家,股市總市值占GDP的比例最近也突破了50%,但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從投資證券市場的人數來看,目前滬深股市共有賬戶7000多萬,以每戶4口計算,參與證券投資的人數遠低于中國總人口的20%。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比例通常在60%以上,美國則有85%的人直接或間接投資于證券市場。所以,GDP的證券化率偏低,投資人數與社會總人數比例偏低,這兩個“偏低”說明中國股市只初步具備了經濟晴雨表的功能。只有當這兩者的比例大幅提高,特別是優秀的上市公司成為市場主流、監管者能審時度勢尊重國情進行管理、投資者理智而成熟的時候,股指和市值才可能和宏觀經濟琴瑟相諧,中國股市也才能真正進入黃金發展期。 來源:上海證券報,作者:鄧聿文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