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冷門收藏期待升值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08:00 南海網-海南日報
1987年,世界語誕生100周年。德國發行的全球第一枚世界語小型張。
1987年,海南的第一枚世界語郵戳。 上個世紀90年代初,隨著世界語的推廣,海口的世界語郵品收藏也曾風靡一時,不少收藏愛好者對這些新鮮的郵品興趣頗濃,且趨之若鶩,海口市集郵協會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世界語集郵分會。侯林雄,現代家庭教育培訓學校負責人,一名世界語的推廣者和集郵愛好者,對世界語郵品的收藏有著親身的體會和獨到的看法。 數量少難收藏 現年36歲的侯林雄從1987年開始集郵,是海口市集郵協會的常務理事,1990年世界語集郵分會成立后,一直擔任法人代表、秘書長至今。16年來,由于世界語推廣漸入低潮和集郵市場陷入低谷,不少郵友已經放棄世界語集郵,唯獨侯林雄等少數人堅持下來,先后收藏世界語郵票、紀念封、信封、郵戳和明信片等600多件,被收藏界譽為“海南世界語集郵第一人”。 侯林雄說:“由于世界語郵品數量相對比較少,因此擁有者的圈子也很小,這給廣大集郵愛好者的收藏增加了難度。”所以,一些珍貴的世界語郵品,侯林雄可是不惜血本購買,或拿出稀少的國內郵品跟別人交換來的,譬如1987年德國發行的全球第一枚世界語小型張(見圖1),就花了侯林雄不少錢。 珍貴歷史資料 侯林雄認為:“世界語郵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文化層面,它們是世界語運動的歷史證明,具有不可或缺的資料性。后人可以通過過去的郵品研究世界語的發展歷程,挖掘期間的文化信息。” 通過郵品,可以看出世界語在某個國家或地區,甚至是在全世界的推廣和發展情況。比如,在1942年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毛澤東就曾提到世界語,認為可以推廣;因此,1992年,江蘇省常熟市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時,還專門發行了漢語-世界語雙語信封(見圖2)。 1991年至1999年間,國家郵政局每發行一套郵票,海口市郵政局便配套發行一枚漢語-世界語雙語郵戳,由此可見海口對世界語運動的支持力度,許多國內郵友每年都紛紛來信索蓋郵戳。1993年,國家發行了“中華鱘”郵票一套4張,一位法國郵友得知海口發行郵戳后,專門托北京的朋友找侯林雄幫忙蓋上郵戳,此舉一度在海南收藏界傳為佳話。 藏品價值高 談到世界語郵品的收藏前景,侯林雄坦誠地說,這是一個較偏、較冷門的領域,加上收藏難度大,能考驗一個人的毅力;不過藏品的價值高,在德國,一枚普通的郵品能賣12馬克(相當于人民幣50元)。 據了解,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世界語有效地促進了各國、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日本、韓國、前蘇聯、立陶宛都經常有人來華交流和交換世界語郵品,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還有國際交換市場,尤其是在上海,每年還有不少男女因為世界語郵品交流而通婚。 去年11月8日在海口召開的國際世界語文化研討會,多少讓海南的世界語郵品收藏者,看到了一絲打開或建立國際交流市場的希望。侯林雄自信地表示,只要國際市場繁榮,海南的世界語郵品收藏就有升值的空間,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世界語:由波蘭眼科醫生柴門霍夫博士創造于1887年,目前已傳播到120多個國家,約有1000萬人掌握和使用。我國有100多萬世界語學習者,其中海南300多人。 (陳耿輯) (本文圖片由陳耿攝)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