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出路在于節水—對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 08:52 國家發改委網站

  石羊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內陸河之一,由此形成的綠洲,是防止北部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匯合、拱衛河西走廊東部的重要生態區。所以,石羊河流域的問題,不只是一個地區的問題,而是關系國家生態安全的全局性問題。溫家寶總理對石羊河流域的綜合治理非常關注,明確指出,“決不能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這不僅是個決心,而是一定要實現的目標”。近年來,我經過多次實地調研,總的感到,石羊河流域的綜合治理,核心是要做好節水這篇大文章。

  一、問題的要害是水

  石羊河流域的生態問題,實質上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突破了平衡點,出現了嚴重的不協調,其要害是個水的問題。

  石羊河發源于祁連山山區。全流域總面積4.16萬平方公里,涉及以武威市為主的8個縣區。流域內年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而蒸發量高達2600多毫米,主要依靠石羊河水維系該流域的生存和發展,是個先天性的缺水地區。其生態問題由來已久,概括起來說,主要是由兩個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一方面,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到現在的50多年來,祁連山的雪線上升了40米,石羊河流域的平均來水量由17.8億立方米減少到12億立方米,減少了近1/3,加劇了該流域水資源短缺的矛盾。

  另一方面,人類不合理的生產生活方式超過了生態環境可承載的限度。上世紀50年代,石羊河全流域的人口90多萬人,灌溉面積200萬畝,人均水資源近2000立方米。在下游的濕地湖澤,像個楔子插入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之間,形成了民勤綠洲,有效地阻擋了沙漠的南移。現在全流域人口增加到近230萬人,實際灌溉面積估計在560萬畝以上,人均水資源降到了550立方米,水資源供需矛盾進一步突出。這一狀況在民勤尤為嚴重。經石羊河進入民勤的地表水由50年代的5億多立方米減少到不到1億立方米,濕地湖澤干涸,沙漠勢不可擋地向前推移,出現了嚴重的生態危機。

  石羊河流域水資源的短缺,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實。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在認識和實踐上都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面對水資源的短缺,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修建水庫。在上游的8條支流上建了7座水庫,對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擴大灌溉面積,無疑發揮了重大作用。但由于水資源的調度使用和蒸發滲漏等原因,流入下游民勤的水量逐年減少,最少的年份來水不到1億立方米。

  面對地表來水的減少,一些地方就開采地下水。石羊河中下游地下水年開采量達14.5億立方米,結果造成采補嚴重失衡,地下水位普遍下降10-20米,地表植被大面積枯死。于是,人們又想到了從域外調水,景電二期延伸工程設計每年向民勤調水6100萬立方米,但由于從200公里以外的黃河調水成本過高,實際上每年調入民勤的水只有4000萬立方米,效果不盡如人意。

  面對用水量的急劇上升,人們也想到了節流的辦法。石羊河流域的干支渠進行了襯砌,有效地減少了渠系損耗。但帶來的問題是,滲漏減少使地下水難以得到有效補充。這說明,石羊河流域地表地下水是一個統一的系統,采取單一的工程措施節水,往往是“按下葫蘆起來瓢”,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面對沙漠的前移,人們還大面積營造防風固沙林,形成草方格種梭梭的固沙帶。對遏止沙漠前移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世界治沙界的肯定和贊譽。但面對整個生態的惡化,局部性的防治作用是有限的,流沙仍然以每年3-4米的速度向綠洲推進。事實證明,要真正做到沙退,最終還得減少人在沙漠邊緣地帶的盲目墾荒、打井活動,減少地下水的開采,使地下水位有所恢復,加上種植耐旱沙生植物,使植被能夠得到修復。

  綜上所述,石羊河流域的生態問題是一個以水資源利用為中心形成的上下游緊密聯系、人與自然相互影響的系統工程。必須嚴格遵循自然規律,把用水量大幅度降下來。任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不僅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往往會引發出新的矛盾。

  二、節水的根本途徑是改變生產方式

  要把石羊河流域用水量大幅度降下來,不能只采取單項的節水措施。必須堅持以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眼于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對全流域的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統籌資源、環境、人口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努力走出一條水資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路子。

  第一,采取斷然之舉,大面積壓縮農作物播種面積。農作物灌溉面積過大以及粗放的灌溉方式,是石羊河流域用水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全流域整個農作物播種面積必須在現有的實際播種面積基礎上,壓縮到310萬畝左右;下游民勤必須把現有的實際播種面積控制在60萬畝以內。這樣,農村人口人均仍然有2畝以上的水澆地。僅此一舉,全流域用水量至少可以減少1/4左右。對民勤而言,就意味著可節約出近2億立方米的水,這比任何調水和節水措施都來得快,效果好。

  第二,立草為業,積極發展草食畜牧業。大面積的耕地壓下來干什么?除了北部沙漠邊緣區和南部水源涵養區的一些耕地,必須撂荒進行自然修復外,其他的都應大面積種草,發展草食畜牧業。在河西走廊,種草要比種糧食節水一半左右,還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通過種草發展畜牧業,從長遠看效益要比種糧食高得多,要全面推行舍飼圈養,保護生態環境。

  第三,推行集約型生產,大力發展節水高效農業。石羊河流域發展日光節能溫室的條件比較優越,不少農民都掌握了栽培技術。要引導農民搞大棚生產,保證每個農戶至少建成1到2座高效日光溫室,實現多采光、少用水、高效益。同時,有條件的地方要采用膜下滴灌技術發展棉花等節水農作物。這樣做,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僅不會受到影響,而且可以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第四,調整工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石羊河流域絕不能上高耗水、高污染的項目,工業發展的主導方向應該放在高科技含量的制造業、精細化工業、生物制藥業和農畜產品加工業上,并相應地建立循環用水系統,實現節約生產和清潔生產。農畜產品加工業要同當地的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通過精深加工,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充當產業發展的龍頭。

  第五,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大力發展勞務經濟。石羊河流域生態的變遷,歸根到底是與人口的迅速增加密切相關。加大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力度,逐步減輕人口對水土資源的壓力,也是流域綜合治理中一項長期的帶有根本性的措施。對水源涵養區和沙漠邊緣區的農民,要有計劃有重點地實施生態移民工程。要在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長的同時,鼓勵全流域特別是民勤的群眾,通過勞務輸出,實現向外地的勞務移民。

  第六,多管齊下,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大面積壓縮耕地面積,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生產方式,這是石羊河流域節水的中心任務。要壓井封井,嚴禁超采地下水。要配合高效農業的發展,大面積推行滴灌、滲灌等先進實用技術。要集中財力,努力實現城市的廢水再利用和工業的循環用水。要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的節水意識。

  三、節水的關鍵是創新體制機制

  石羊河流域以節水為中心,改變現有的生產生活方式,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必然要觸動現行的各種體制機制。要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實踐中的各種難題,為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第一,建立健全流域內水資源統一調度、科學配置的管理體制。為了加強水資源的統一規劃、調配、管理和利用,必須打破行政區劃,對石羊河流域水資源管理部門賦予相應的職權,使之真正成為有權威的統一高效的管理機構,對全流域的水資源分配、機井封閉和重大節水工程進行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協調實施,堅決杜絕各自為政、地方保護以及資源浪費等問題的發生。

  第二,推進水權制度改革,形成節約用水的價格機制。首先要明晰初始水權,確定各縣區和各農林場的用水權指標。在此基礎上,要確定水資源宏觀總量和微觀定額兩套指標體系。宏觀總量指標體系用以明確各縣區、各行業乃至各企業、各灌區的水資源使用權指標,從宏觀上實現區域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微觀定額指標體系主要用來規定單位產品和服務的用水量指標,通過控制用水定額的方式,提高水的利用率,達到節水目標。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水價政策,按照“超用加價、節約有獎、轉讓有償”的原則,充分發揮價格對促進節水的杠桿作用。

  第三,制定優惠政策,促進生產方式的轉變。引導農民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生產方式,必須通過一定的經濟措施形成必要的激勵機制。要制定和完善扶持農民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和種草養畜的優惠政策,建立健全適應新的生產方式的市場銷售、技術指導和疫病防治等社會化服務體系。要較大幅度地提高向外地移民的補助標準,鼓勵農民在自愿基礎上開展勞務移民。要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淘汰高污染、高耗水的落后生產工藝。

  第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同石羊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干部考評機制。加快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既是個資源環境保護問題,更是個經濟社會發展問題。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壓縮耕地面積、壓縮糧播面積、壓縮高耗水作物和嚴禁開荒、嚴禁打井、嚴禁超采地下水等,作為硬任務、硬指標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范圍,促進流域綜合治理健康有序地進行。

  總之,石羊河流域的治理,必須綜合采用法律措施、經濟措施、工程措施、行政措施和科技措施,形成強有力的推動力。要隨著實踐的發展和認識的深化,進一步完善治理方案,使各項措施相互配套,互相補充,以求標本兼治。我們相信,有科學發展觀這一強大的思想武器,有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支持,經過全流域廣大干部群眾的艱苦努力,就一定能夠建設好這一利國利民的宏大工程,實現石羊河流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環境處摘自

人民日報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