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圖文]從門洞里擺攤兒起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 03:07 中國質量新聞網

  這些日子對老字號吳裕泰來說可謂是雙喜臨門,始創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的吳裕泰迎來了120年的華誕,而就在去年12 月19日,吳裕泰和其他433家老字號企業被商務部首批授予全國“中華老字號”稱號。

  吳裕泰由吳裕泰茶棧、吳裕泰茶莊演變、發展而來。經過百余年的風雨歷練,吳裕泰已經成為擁有140家連鎖店,年銷售額近兩億元的連鎖經營企業。以前,吳裕泰的祖輩們一直秉承著“制之唯恐不精,采之唯恐不盡”的質量信條,現在則被上升演繹為“跨越三個世紀,好茶始終如一”的品牌理念,并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嚴格地履行著對消費者的承諾。

  吳裕泰的創始人吳錫卿原籍安徽歙縣。相傳當年歙縣一舉人進京會試,雇了吳先生為隨從。出行時,未滿20歲的吳先生隨身攜帶了一些茶葉。到了北京后,舉人和他就安頓在了國子監、孔廟附近的北新橋大街。逐漸地他和周圍的北京人熟悉了,為了感謝鄰居們的照顧,吳先生就把帶來的茶葉送給了鄰居。沒想到這些北京人把茶葉拿回家一泡,個個贊不絕口,極力勸說吳先生在北新橋擺個地攤賣茶葉。吳先生起初還不大相信自己的茶是不是真有別人說的那么好,但還是試著在北新橋大街路東的一個大門洞內擺起了茶攤。沒想到才幾天的工夫,從家里帶來的茶就銷售一空,而且細心的吳先生還發現,北京人極愛喝茶,無論貧富貴賤,有事沒事都愛喝點兒。

  后來舉人落榜,要留在北京繼續苦讀,就派吳先生回鄉取錢。吳先生回家后鉚足勁兒帶了大量茶葉,在大門洞里開始了在北京的茶葉生意。

  當時吳裕泰茶葉的包裝紙上只印了“北新橋路東大廳便是”的字樣,雖說包裝簡陋,但生意卻日漸紅火。后來經過數年積累了些銀兩,就把這個大門洞買了下來,修繕后建成店鋪門面,啟用了字號,算是正式落戶京城了。

  到了清末時,在吳先生的悉心經營下,生意越做越紅火,又以吳裕泰為總號,先后開設了10多家商店。吳先生去世前,將所有產業分給了5個兒子。3個小兒子又將分得的產業重新合并,組建了一個管理機構,起名“禮智信兄弟公司”。公司的宗旨是文明經商、以誠招客、貨真價實、講求信譽。正是這一宗旨奠定了吳裕泰輝煌于市的基礎,支撐著這個百年老店卓立至今。

  在軍閥混戰的年代里,遠赴南方收購鮮茶再運回京十分困難,吳裕泰每次都要在時局比較平穩的時候進夠一年賣的茶,再運回北京。為什么不多進些茶葉,這樣承擔的風險不就小了很多嗎?原因很簡單,茶要的就是個鮮,陳茶加工、保存得再好,品質也會有所下降。而誠實守信的吳裕泰,絕不愿意以此來欺弄顧客。

  新中國成立后的1955年12月,吳裕泰被定為北京茶葉系統私營企業步入社會主義陣營的試點單位,于是,在茶葉行業里,吳裕泰店第一個完成了公私合營的歷史轉折,告別了私營的歷史。吳裕泰茶棧改名為吳裕泰茶莊,并且改變了過去茶葉自采、自窨、自拼的傳統進貨方式,而統一從北京茶葉加工廠進貨,按規定的價格、規定的標準出售規定的商品。當時的吳裕泰傳人張文煜深知,統一拼配的茶葉與吳裕泰原先經營的茶葉具有一定的差距,于是冒著風險,悄悄在店里小批量對進貨的茶葉進行再次加工。在不影響價格的原則下,使吳裕泰店的茶葉質量上了一個臺階。那些日子里,喝吳裕泰茶葉的人們只知道吳裕泰的茶好,可誰又知道這是張文煜冒著風險拼配的茶呢?

  1997年,吳裕泰開始發展連鎖,如今已達到100多家。他們在新戰略選擇中,產品質量不但沒有降低,反而還從商品質量、服務質量及管理體系等方面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吳裕泰與那些信譽良好、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合作,從源頭保證產品質量。現在,從海南到云南,從山東到陜西,從

福建到安徽,幾乎全國所有的茶區都有吳裕泰的基地,這些基地又都是由吳裕泰與當地最具規模和實力的茶場共同建設的。

  為了確保所有的產品完全符合吳裕泰的標準,公司在管理上始終要求做到三自、六統一、四把關的原則,即自采、自窨、自拼;統一管理、統一進貨、統一標志、統一質量、統一價格、統一核算;把好進貨關、驗質關、加工拼配關、銷售關。茶葉從采摘到窨制加工的每個環節都有專業人員全程監控指導,并且請中國農科院茶研所等單位的專家對成品茶進行審評,使茶葉品質有很大的提升。除此之外,吳裕泰已通過了ISO1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MS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取得“中美雙標”認證證書。據悉,這種四標一體的綜合管理體系認證在茶葉行業中尚屬首家。

  

[圖文]從門洞里擺攤兒起家

作者:張曉航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