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公務車上路直面“綠色門檻” 本報實習生 白彥平 本報記者 丁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 09:01 解放日報
對于環保要求,合資企業是愿不愿意做,自主品牌是能不能做,其結果必然殊途同歸,就是節能環保。 上海大眾日前對外宣布,它的產品如期進入公務車“綠色采購”后續名單,拿到國家環保總局的認證證書。 對于這家曾經笑傲公務車市場多年的合資企業而言,這一個消息似乎來得很及時。因為從今年1月1日起,中央和省級(含計劃單列市)預算單位如果要采購公務車的話,一個重要前提是其所采購的車輛必須在國家“綠色采購名單”之中。 事實上,自財政部和國家環保總局去年11月底首次頒布包括公務車在內的《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汽車業界就反響強烈。一些公務車采購大戶意外“落選”,一些自主品牌愴然失意。到底誰會成為“綠標”的最終受益者,是個別車企還是政府部門?更重要的是,這一具有巨大社會聯動效應的大宗消費品,是否將引領整個政府“綠色采購”大步向前呢? 綠色清單 上海大眾是在去年12月27日搭上公務車采購的末班車的,成為去年唯一一家進入“綠色采購”后續名單的汽車企業。 在環保總局發布的認證證書上明確標明: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汽車產品符合ISO14024:1999標準及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上海大眾系列產品全部進入綠色采購名單。這無疑讓這家公務車“老字號”吃下一顆定心丸。 曾經憑借一款桑塔納幾乎包攬各省公務車銷量冠軍的上海大眾,可謂是公務車市場的主要提供商,而在今年11月份首批公布的“綠色清單”中卻意外落選,同時落選的還有多家汽車主流企業,這讓很多業內人士大為不解。其實,由國家環保總局牽頭的“中國環境標志產品”(又稱“綠色十環”標志)認證工作早在1993年就已開展,之前卻沒有受到廠商們的重視。直到2006年11月底,一紙“綠色清單”出臺,才讓廣大公務車提供商的心弦和“綠標”緊緊相扣。 據了解,在第一批的“綠色清單”中,環保總局鎖定了5家汽車廠商的9大品牌作為政府采購的主要對象,分別是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日產、思威、奧迪 A6和奧迪A4、寶來、捷達、開迪和現代。這些車型在之前均獲得了中國環保標志產品認證。如今,上海大眾系列產品的上榜,讓名單范圍有了進一步擴大。盡管這樣,依然還有不少主流企業和熱銷車型目前尚沒有入選該清單,其中也包括奇瑞、吉利、華晨等自主品牌廠家。 而按照規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組織在用財政資金實施政府采購時須優先選擇“綠色產品”,不按規定采購的單位,財政部門有可能拒付采購資金。同時,“綠色采購”將從今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中央和省級(含計劃單列市)單位實行,2008年起將在全國范圍內實行。 改革風向 對于一直以來“光打雷、不下雨”的公務車改革,“綠色清單”也許能成為一味良藥。 “政府之所以將公務車作為首選,是因為它具有廣泛的社會聯動效應,將帶動汽車產業以及上下游產業走向環保。” 汽車營銷專家、上海邦德汽車學院院長陳永革稱,在我國政府每年3000億元的采購大單中,汽車采購大約占到了700億元,有效控制這一市場對我國公務車改革將產生深遠影響。在大力提倡節約型社會的大背景下,汽車的環保認證可以達到窺斑見豹的放大效應。據了解,其環保標志產品認證不僅要求達到歐Ⅲ標準,而且還包含安全和綜合油耗的考慮,甚至整個汽車產業鏈都要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 在目前入選的各種車型中,高級車僅有奧迪A6系列和東風日產天籟系列入圍。由于要達到《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的要求,公務車采購開始向一些大排量的高級車關上大門。“部分美系車尚沒能入選,可能是由于油耗方面不占優勢。”陳永革這樣認為,真正節能環保的車從制造、使用直到報廢全過程都要達到環保標準,公務車應該提倡全面的環保概念。 上海市汽車產業研究室主任朱君奕認為,公務車綠色采購的象征意義要遠遠大于其實際意義。綠色產品要進入社會,政府采購應該首先做到,入圍政府采購清單,自然也會對汽車品牌提升、產品銷售帶來實惠,從而影響到企業對于公務車制造的重新定位。“公務車改革,需要從源頭上加以控制,減少大排量的高級車進入公務車隊伍。” “節約就是創造價值”,在推動公務車改革的過程中,環保節能的小排量汽車更能代表產業發展的方向。同時,隨著我國汽車制造技術的不斷提升,“綠標”的實施將促進我國汽車產業進一步升級。 采購之手 一紙“綠色清單”,也是我國通過政府采購實現消費導向目標的試探。 專家認為,政府采購的基本目標是保證政府日常政務需要,采購到質優價廉的貨物、工程和服務,而它的政策目標是在保證基本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通過執行采購政策實現其他目標,如調控經濟、保護環境、扶持民族產品、支持中小企業等,這種作用的發揮,即使是市場經濟十分發達的西方國家,也從不避諱。 記者看到,在規范公務車綠色采購的同時,環保總局還推出了涉及打印機、彩電、板材、家具等其他13個行業獲得中國環保標志認證的上百種產品的采購清單,目的在于“有單可依”,逐步將環境準則納入所有政府采購之中。 “這不僅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也是公眾的期望,政府在這個時間點推行綠色采購是比較合適的。”陳永革稱,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越來越關注環境。據環保總局的一項調查表明,68%的公眾對環境非常關注,78.8%的公眾愿意多花錢購買對環境有益的產品。政府采購對環保的支持早已是一種國際趨勢,美國、丹麥、加拿大等國都制定相關法律,要求優先采購經過環境認證的產品,日本甚至實行了強制采購政策。聯合國統計署調查顯示,84%的荷蘭人、89%的美國人、90%的德國人在購物時會考慮選擇環保標志產品。消費者的行為可以促進“綠色消費”市場的形成。 與此同時,許多國家也從不避諱通過政府采購來扶持民族產業,明確規定優先考慮國內優質品牌。在我國,《政府采購法》在2003年開始正式實施之后,我國也確立相關的審查部門,在采購之前確定國內能不能生產,如果不能生產,才能采購進口產品。記得在2004年,北京市政府采購政府軟件,當3000萬元大單全部用于購買微軟軟件時,就曾“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此次公務車雖然首批清單里沒有民族企業產品,但不少專家認為,清單的出臺,可以促使那些不夠環保的民族企業盡快環保起來。“對于環保要求,合資企業是愿不愿意做,自主品牌是能不能做,其結果必然殊途同歸,就是節能環保。” 或許在第一份“綠色清單”后,會有越來越多“綠色清單”出爐,希望政府“采購之手”更好地發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