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國內堅挺油價再遭國際市場倒逼(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 00:11 北京商報

  記者了解到,在美國,大大小小的加油站都集中在幾個大的石油公司,但嚴格意義上并不是壟斷,而是高度集中。石油是高投入、高技術、高風險、高產出的行業,產業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分散企業風險。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國社會批發企業占國內成品油批發企業總數的33.4%,社會加油站占國內加油站總數的56.3%。但是目前,中國的中小石油企業主要集中在銷售領域,而像美國等國家的中小石油企業則集中在開采、挖掘領域,大的石油公司負責冶煉和銷售。

  

  成品油定價機制

  有望年內出臺

  “目前,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具體方案已經制定完成,預計今年將有望出臺。屆時,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價格將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董秀成認為,這次改革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具體何時出臺關鍵取決于國際市場油價。如果國際市場油價偏高而且又不穩定,會造成國內油價的不穩定因素。但是,如果國際油價相對較低,并且比較穩定,就有利于該機制的盡早出臺。“我認為,2007年應該是國際油價相對穩定的一年。”董秀成表示。

  而自1998年至今,我國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已經歷了三次該改革。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介紹說,1998年6月3日,原國家計委出臺《原油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規定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個集團公司之間原油交易結算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價格由原油基準價和貼水兩部分構成。

  從2000年6月起,國內成品油價開始參考國際市場價格變化相應調整,當時參考的只有新加坡市場的油價。

  從2001年11月起,中國又一次進行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當國際油價上下波動幅度在5%-8%的范圍內時保持油價不變,超過這一范圍時由國家發改委調整零售中準價。

  2006年3月26日,國家發改委在宣布成品油價上調的同時,向地方傳達了石油綜合配套改革方案。

  雖然“四個配套機制”目前已逐漸落實,但最為關鍵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卻仍“待字閨中”,由此引發諸多非議。

  對此,董秀成認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出臺后將大大降低類似情況的出現頻率。因為新機制將使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價格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這也意味著,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將與國際市場聯動,隨之漲跌,國內石油市場將向國際化邁進一大步。“這不單單是價格問題,同時還是公共政策問題,涉及包括國內兩大石油集團等多方面利益。”董秀成表示,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成品油是完全的市場化,政府對其沒有干預。據了解,美國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放開石油價格,而日韓等亞洲國家是上世紀90年代放開的。

  事實上,發改委維持現有定價機制承受著一定的壓力。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昨天拒絕了記者的采訪,他表示,目前發改委對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一事“封口”,進一步證明了成品油定價機制目前的“敏感”。

  新聞背景

  原油價格差異致使國內走私猖獗

  “廣州反走私綜合治理25周年”的一組數據顯示,來自中國香港的走私紅油到岸價格比國內的批發價低近500元/噸,價差造成我國企業對違法走私行為趨之若鶩。與此形成矛盾的是,去年年底,中石化披露,政府對其煉油企業2006年的政策性虧損給予了一次性財政補貼50億元。理由是相當一段時期中,中國油價與國際大幅倒掛,國內石化巨頭的煉油企業出現嚴重虧損。中石化的說法是,到2006年9月末每煉1噸成品油平均虧損達900元。

  業界專家質疑,從開采到冶煉再到批發零售,整個產業鏈條都由大型石化企業掌握,如果上游的煉油企業虧損需要補貼,那么下游環節的利潤又是不是應該拿出來呢!實際上,在2006年國際原油價格達到每桶57.65美元時,國內批發價格比美國市場價格高出折合人民幣2400多元。如此算來,中石油、中石化等的成品油批發價格并未如其所說價格倒掛,造成虧損,上市公司業績反而連年飄紅。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