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入世五周年特刊:湖南長豐汽車叩響美國大門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 03:13 紅網
2006年12月8日,埃及首都開羅,一條十分僻靜的小巷,一輛奇瑞轎車開過。 同一天,安徽蕪湖。奇瑞公司的第70萬輛汽車走下生產線,這輛車即將出口到俄羅斯。當第一臺奇瑞汽車走向市場時,正是我國加入WTO的2001年。當時在這輛具有紀念意義的首臺車上簽字留念時,奇瑞管理層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興奮,還有焦躁。如今,中國汽車非但沒有垮掉,反而獲得了快速發展。一串零亂的腳印之后,中國汽車真正站在了國際化門口。從防御走向進攻,出口成為WTO給中國汽車帶來的最大機會。 在最難攻克的北美汽車市場,將迎來一位新的挑戰者——湖南長豐。 瀟湘晨報記者 余志敏 長沙報道 10月,美國汽車城底特律。通用、福特等幾大汽車巨頭正為擺脫北美市場的困境而焦頭爛額,他們不會注意到一個中國企業家的到來。長豐集團董事長李建新的到訪,是為了聯系參加明年1月底特律北美車展的事宜。底特律車展將是長豐汽車進軍美國市場的信號。雖然李建新明白,在美國這樣的國家打開市場仍然很難,這需要時間。 一張“萬能通行證” 5年的收獲,不僅僅是一場虛驚,還有中國企業難耐的出海沖動,一種重新改寫產業版圖的雄心。 幾天前,長豐5款新車從北京長豐研發中心出發,登上飛往底特律的航班。一個多月以后,它們將在世界上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汽車展上亮相。 本次車展也恰逢北美車展100周年紀念。北美車展組委會認為“希望北美車展成為長豐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的最好的橋梁! “我們希望通過進軍高端的國際市場,來塑造和檢驗長豐汽車的品牌和技術,打破中國自主品牌在世人眼中低價位、低質量、低技術的慣有形象,提高我們的品牌含金量!崩罱ㄐ略诒本┸囌蛊陂g對記者說。 美國市場是一個很硬的市場,沒有實力是無法打開的。但是一旦這個市場被打開了,也就意味著拿到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在技術、質量和環保方面的通行證。李建新表示,當條件成熟時,“我們將會進入美國。” 音樂落下,還剩幾把空椅子 走向國際市場,可以消解中國汽車行業過剩的產能。但是,在這場搶座游戲中,音樂落下,還會剩下幾張空椅子給中國? 湖南長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曾銘說,長豐從2002年開始就關注國際市場,并展開了一系列的工作。目前,長豐產品已出口到非洲、歐洲、俄羅斯、中亞、南美洲等很多國家。 長豐集團并非唯一一家,也并非首家打算進軍北美市場的中國汽車生產商。南京汽車集團已宣布計劃在美國市場推廣MG汽車。奇瑞汽車表示希望敲開美國市場的大門。 日本人用了20年才真正了解北美市場,中國車企想在歐美市場立足還需走很長的路,他們不僅要解決產品質量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樹立起好的服務體系與品牌口碑。歐美市場對中國車企可能還是個遙遠的地方。 長豐表示還未考慮2010年前在美國銷售汽車。李建新說,要想在美國市場上取得成功需要時間,此次參加北美車展,只是學習經驗,而不是推動銷售。 中國汽車的秘密武器在哪里 中國汽車行業秘密武器在哪里?汽車行業沒有所謂的“中國價格”優勢,至少在近階段仍將如此。首先,相對于T恤衫或者CD機而言,汽車出口運輸費用相當高昂。此外,原料成本和高額的研發成本也是中國汽車制造商在制定出口價格時不小的負擔。 但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羅建曦預言,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汽車行業將洞悉汽車成本的謎團,屆時中國將成為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全球性汽車出口國。 就在上月結束的北京國際汽車展上,北美車展組委會的三任主席都對長豐汽車的產品和研發設計能力感到驚訝,回到美國后,對長豐汽車展臺進行了特別的調整,將長豐汽車的展臺調到了一個更好的位置。或許,這一全球化的微小細節中,隱喻著中國汽車的未來。 [我的WTO生活] 汽車越來越便宜了 瀟湘晨報記者 余志敏 長沙報道 車主檔案:吳東,男。第一輛車購于1999年,2005年底買了第二輛車。 買車故事:早在1999年時,我就買了第一輛車。不過,那時候整個車市就是老三樣當家。三選一,就將一輛捷達開回家了。開了6年,前兩三年竟然沒一點故障,值了。 轉眼到了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了。一波接一波的價格戰將車市攪得熱熱鬧鬧,周圍的哥們都躍躍欲試要買車了。我好在還有輛捷達開,打算能扛到什么時候算什么時候了。 到后來,捷達開始出一些小毛病。去汽車市場轉,可不得了,汽車4S店好像一下子都冒出來,四方坪、麗臣路、湘府路,四處都是寬敞明亮的汽車展廳。哎,以前頭痛沒車可選,現在是頭痛車多選不過來,這換車還真不知換么子車了。 好在我在車壇混了這么多年,對車多少都有些了解,我的想法是,有幾點是可以不考慮的:太貴的不要,理由很簡單,荷包里錢不是特厚實,買輛20萬以內的就足夠了,這樣基本也就把范圍定在國產車上了;保有量小的不要,以后維修成本高,開慣了捷達,也就習慣了捷達的維修成本,要是讓我掏700多塊換個剎車片,心疼;小廠的不要,國內市場也算是城頭變換大王旗了,哪天廠家要是沒了,那就算是“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找不到配件的車子沒法跑”了。 思前想后,只有伊蘭特、福美來、凱越和駿捷可選了。伊蘭特很中庸,什么配置基本都能給塞進去,是當年的銷售冠軍,雖然不少銷量是出租湊數上去的,但有足夠的出租保有量做后盾,以后的維修成本高不到哪去,好,就它了。 現在,我就等著以后再換沃爾沃、寶馬、奔馳吧,現在,這些以前特貴的名車,不是也就30多萬可以買到嘛。 [預言與現實] 預言:汽車工業不堪一擊 現實:× 在中國入世前,汽車工業被看作最令人擔憂的行業,專家認為國內汽車業不堪一擊,會迅速垮掉。羅蘭·貝格公司曾預測,中國轎車產量在2005年將達到100萬輛,但實際上在2002年產量就突破了100萬輛,2005年已接近300萬輛。畢馬威公司日前發布報告稱,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轎車市場,預計2007年將超越日本成為繼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轎車市場。與此同時,國產汽車業國內市場份額由2004年的14%增長到2006上半年的28%。 [WTO進化論] 新WTO人 WTO正在走近,WTO又在遠走。龍永圖感慨地說,人們過去對中國加入WTO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世界上沒有人像中國人這樣,對WTO有如此大的熱情。但是,現在他們不再關心WTO在談什么內容了。”WTO已演變成每個人的生活。WTO與中國的約定,已化為與每一個中國人的約定。 這改變并非一夜之間,但是確實發生了。國際市場“打個噴嚏”,普通市民也有了切身感受:國際油價走高,國內油價迅速跟進,坐出租車、坐飛機也隨行就市;國際金價大幅震蕩,金店里的金銀首飾價格跟著幾起幾落……與市場更直接更迅速“接軌”的老百姓,真得睜大眼看清國際經濟的風向了。 5年來,從超市里的油鹽醬醋茶到銀行、保險,從音樂、電影、戲劇到教育,WTO的影子幾乎無處不在。而WTO這三個英文字母組成的名字,也已成為中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語言。中國人正在逐步分享WTO所帶來的成果。入世五年了,中國13億人真正的“世貿通”很少,但這并不妨礙億萬中國人受益于加入WTO的抉擇。加入WTO的影響不僅僅是經濟,還有觀念、法制、政治、教育和文化。換言之,中國人對世貿組織已從仰視轉向平視,心態正在發生微妙的改變。 看世界、守規則在帶給你實惠的同時,也成為一種剛性約束。只有“世界意識”、“規則意識”融入每個人的心里,中國才能真正融入世界潮流!爸袊胧赖淖畲箫L險是對游戲規則的無知!饼堄缊D的這句告誡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中國人在WTO生存下實現了嬗變。5年來,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世界。在與國際經濟規則的接軌碰撞中,一貫以“一人成龍,三人成蟲”著名的中國人,也開始習慣于聯合、協作。這種由下而上自發形成的社會良性合作精神,將是加入世貿組織帶給中國的另一筆巨大精神財富。 從這個意義上講,WTO真正的大戲才剛剛開演。一種進入WTO之后的國際心態,是中國——一個大國的進一步崛起的前提。文/記者 邵中兵 稿源:紅網 作者:余志敏 邵中兵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