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各國專家激辯特高壓 日本前蘇聯是否前車之鑒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 09:09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喬國棟 由國家電網公司主辦,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協辦的“2006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于11月29日閉幕,針對當前倍受質疑的特高壓電網戰略,與會各國專家見仁見智。 特高壓電網:中國急需?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副主席王野平表示,長期以來中國電力發展“重發輕供不管用”的情況十分突出,電網建設投入嚴重不足,電網發展嚴重滯后。特別是近兩年來,隨著中國電源建設和投產速度加快,發電裝機每年以超過6500萬千瓦的速度遞增,電網建設嚴重滯后于電源建設的矛盾日益突出。電網優化配置資源的能力不足,主網架薄弱、抵御事故能力不強,已經成為影響和制約中國電力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認為,到2006年10月底,中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8億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18.4%;擁有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62.6萬公里、變電容量15.1億千伏安,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2.7%和20.8%。預計2020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將超過12億千瓦,比2005年底新增約7億千瓦。實現如此大規模的電源輸送,對電網發展提出了巨大挑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強認為,解決遠距離輸電必須采用特高壓形式,中國的能源布局決定了超遠距離輸電的這種國家層面的需求。同500千伏電網相比,特高壓輸電能夠提高輸送容量,增加經濟輸電距離,在減少輸電損耗、節約線路走廊占地、節省工程投資等方面也具有明顯優勢。1000千伏交流線路自然輸送功率約為500千伏線路的5倍;同等條件下,1000千伏交流線路的電阻損耗僅為500千伏線路的四分之一,單位輸送容量走廊寬度僅為500千伏線路的三分之一,單位輸送容量綜合造價不足500千伏輸電方案的四分之三。 荷蘭電力試驗所歐洲咨詢部總經理詹森也認為,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決定通過引進特高壓輸電系統來解決輸電效率、投資成本、環境壓力各方面的問題,無疑是一個具有戰略性和前瞻性的決定。中國的經濟發展和電力需求情況顯示,在中國建設1000千伏輸電系統經濟上是可行的。 日本、前蘇聯:前車之鑒? 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美國、前蘇聯、日本、意大利等國家先后開展了特高壓輸電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前蘇聯建成了長達2362公里的115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意大利和日本也先后建成了特高壓試驗工程。 一段時期以來,國內對特高壓電網存在巨大爭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前蘇聯和日本的特高壓電網并未進入大規模的商業運行甚至降壓運行。 針對質疑,國際大電網會議秘書長科瓦爾說,日本和前蘇聯的情況和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后來沒有更大的電力需求,導致出現目前的狀況。但應該注意的是日本仍計劃在2010年升壓運行;俄羅斯的情況或許更復雜,其中一部分線路由于國家解體后留在了其他國家,國家之間很難協調解決。而中國的問題很清楚,用電量大,電源點輸出電量大,中國需要更好的資源配置,所以這個構想是合理的。 詹森也表示,前蘇聯的第一個特高壓輸電國工程建設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直到蘇聯解體時還在運行。當時,國際大電網會議組織已經認為1000千伏輸電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浙江大學教授韓禎祥說:“這并不表示特高壓輸電技術已被西方國家放棄。”俄羅斯115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的工作還在繼續運行,日本也準備在福島核電站建成后,升壓運行。俄羅斯統一電力公司已計劃重新啟用1150千伏輸電線路,計劃于十年內,在國內重新架設特高壓線路,總長度約為1480公里。 美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主任羅丹也表示:“有一天美國將會借鑒中國的特高壓技術,隨著美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特高壓是美國的必然選擇。” 是否經過全面論證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表示,國家電網公司自2004年底提出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核心,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國家電網的戰略目標以來,一直遵循“科學論證、示范先行、自主創新、扎實推進”的原則,在規劃論證、關鍵技術研究、關鍵設備研制、工程前期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基本解決了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的關鍵問題,落實了試驗示范工程建設的技術方案。 他強調,中國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論證全面深入,決策科學。特高壓輸電技術研究和論證工作共開展了125項研究課題,集中了電力、機械等相關行業以及社會各界的力量。據不完全統計,有2000多人直接參與了特高壓研究咨詢工作,其中院士30多人、教授及教授級高工300多人、高級工程師及博士800多人;僅中機聯、電力顧問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就先后召開了240次以上的專題論證會議,與會專家和代表超過7000人次。 同時,廣泛聽取了各方面意見。中國工程院成立了由4個相關學部的27位院士和7位專家組成的咨詢小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電科院等成立課題組,開展了我國能源輸送方式研究、重大技術問題咨詢、煤電運綜合平衡分析、試驗示范工程方案比選、設備國產化供貨能力等專題研究和論證,研究成果和論證結論得到絕大部分專家學者的認同。國家發改委先后三次組織特高壓技術研討和座談,認為我國發展特高壓輸電十分必要、非常緊迫,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為了在電力高速增長階段最有效地利用特高壓輸電技術,需盡快開始工程建設。 特高壓能否保證安全運行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陳德銘在大會發言中強調,發展特高壓技術必須堅持把安全可靠性放在首位,在特高壓技術的某些適用領域,尤其是對交流特高壓技術的應用以及由此出現的交流同步電網規模擴大,大電網如何進一步提高安全性等方面,還有很多問題,意見還不一致,需進一步討論。 科瓦爾認為,在技術上,交流已經沒什么大問題,但直流特高壓尚存在著較大爭議,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直流特高壓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上。 劉振亞表示,特高壓電網可以有效解決500千伏電網因輸送能力不足帶來的安全穩定問題,顯著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他說,我國的特高壓輸電研究主要在六個方面取得了重要創新和進展。一是系統開展了特高壓輸電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揭示了中國轉變電力發展方式、大規模發展特高壓輸電的客觀必然性。二是全面完成過電壓與絕緣配合、電磁環境等重大關鍵技術研究,為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工程應用奠定了基礎。三是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獲得國家核準,完成工程設計并進入建設實施階段。四是特高壓設備研制工作全面推進,形成全套技術規范,完成設備基本設計,研制成功瓷柱式斷路器、隔離開關等關鍵設備。五是開工建設特高壓交、直流試驗基地和國家電網仿真中心,全面提升特高壓輸電技術的試驗研究能力。六是開展特高壓電網規劃,研究提出構筑華北—華中—華東特高壓交流同步電網、通過特高壓直流實現超遠距離大容量外送的規劃方案。 對于特高壓的安全運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認為,一個堅強的電網不會在一個地方的擾動而導致大的災難,世界上幾次大災難的產生都是因為一個小問題導致了一系列的其他故障的產生而引發大電網的災難。而對于特高壓電網來說,對整體的安全性有著顯著的提高。而且,中國在故障控制方面是世界領先的,是惟一一個掌握可以定量分析控制故障的國家,北美等國家目前都在采用中國的故障控制技術。而且,在新的技術背景下,我們又掌握了特高壓輸電技術世界上沒有解決的問題的一部分。目前,中國正在江蘇、華東電網兩極系統上建立一個時空防御體系,華東防御體系的二期工程即將驗收,年底交出答卷,將會形成一個世界上全新的防御體系,這就是在為特高壓運行做探索。 本土電工企業的歷史機遇 大量研究表明,建設中的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和構想中的特高壓同步電網,對于提升我國電網技術裝備水平、促進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這個歷史性的機遇必須留給我們本土電工設備制造企業,必須堅持自主創新,走國產化的路子,嚴格按照國家發改委制定的國產化框架辦事,堅持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調試、自主運行。”舒印彪這樣描述國網公司的國產化政策,大膽啟用國內新技術,積極投入使用,聯合開展研究,技術上盡量與國內裝備企業配合。 來自河南許繼集團的董事長王紀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特高壓戰略已經被電工裝備業當作一個提高自主創新,振興民族工業的歷史機遇和責任。在750千伏、設備自動控制、正負800千伏直流樣機已經取得了成功,并且多項設備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目前尚不掌握的技術僅有開關設備。王紀年說,對于制造業而言,國家迎來了能源發展的機遇,電力制造裝備業也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同樣受益的西安電器集團董事長張雅林興奮地說,由于公司參與了750千伏設備的制造,已經吸引了國外客戶來考察合作。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