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愛北京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 03:06 中華工商時報
俺,老油條,1995年漂到北京了。從1996年以后,我幾乎天天聽到這個問題:“你干嘛在北京呆了那么長時間?” 有人問過我:“是不是因為一個女孩兒?”可不是。 “流氓老外”事件后,有的人問我:“在北京混那么長時間是因為有很多女孩子嗎?”吃虧,我沒有“流氓老外”的勾引本事。 其他人跟我說:“你發財了吧?” 不巧,我在北京做的事情大部分是跟雜志和媒體有關系,是做中外合作的刊物。做雜志這類的工作是得神經病的一個好方法,可是希望賺錢的人應該考慮別的。 說實話,我很容易想起一千個不住北京的理由:空氣不好、車太多、車太堵、公交車太擠、看哪兒都是工地、走哪兒都是修路、人太多、房子太小、房子太貴、我愛讀的報紙編輯老被裁、我愛走的那個胡同快要拆了等等,寫不完那抱怨的目錄。明年,我在北京已經滿12年了。整整一輪了,第二輪馬上開始了,我還沒打算走(按中國的屬相,我屬豬,明年就是我本命年,也是 我第十二年在北京)。南非是我自己的國家。那兒舒服極了:天氣如昆明,房子大,機會多。那我干嗎還在北京?理由多得是,可最重要的就是人。 北京曾經是世界上最封閉的首都之一。但一切都變了:2006年,入紫禁城門的有胡洋番滿歐美亞非拉。住北京的中國人也是一大盤沙拉:山江河湖東南西北,維族回族誰族。北京人和在北京的外地人都比較開放,多樣,多元化。 北京的外國人也是什么樣都有。說具體的,我在寫這些字的前兩個星期在北京接觸的外國人包括: Sam:埃塞俄比亞人,他是北京的一個非洲足球隊的主要組織人。足球隊的名字叫A fr ik a U n ited———非聯———因為原來有兩個非洲隊,一個說法語的一個說英語的,后來團結了,就叫非聯。 M au ro:意大利人,跟我合作做設計和廣告的工作。M au ro是羅馬人,很兇的羅馬足球隊粉絲。他太太是香港長大的英國混血兒。 A lex:俄國人,原來是記者,現在做生意,在中國買芯片,出口到東歐。 Pak:赤道幾內亞人,北大碩士剛畢業的,Pak已經在北京十多年了。(你知道他的國家在哪兒嗎?看看地 圖,正好在非洲西部的那個大肚子下面。人口50萬。沒有朝陽區那么多人,就是一個國家。)Pak是吃素的,吃齋的。他是個好DJ。 蘇菲:美國加州女孩兒。跟我一起玩一些網上視頻的。最近幾年,在紐約、舊金山、北京之間跑來跑去。 Jon a th an:瑞典人,年輕小天才,攝影師。他不到1歲的時候到北京來,生活大部分的時間在香港和北京,在瑞典時間不多。 D ed e:巴西人,非聯足球隊的成員,幾個月前剛到北京。他是學生,來自圣保羅。 D ro r:以色列人,在北京幾年了,做網絡項目。他常參加北京的猶太人活動,偶爾帶我去。在那些聚會上,我認識了美國、法國、巴西和伊朗的猶太人。 阿里:也門人,在超市遇到的,在北京做進出口生意。一大幫老外,洋鬼,色糖。 這個名單不說明我金玉米怎么樣,只是顯示北京有多么豐富的國際社圈。我住過倫敦,在紐約也混過。雖然那兩個城市有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但沒有北京那么容易接觸。北京外國人圈子可能還比較小,不像紐約和 倫敦的,各有各的地方。再說,中國人還有一個習慣,把所有的外國人當一回事兒:都是老外。“老外”大概的意思是西方人,可是也可以包括亞非拉全世界除了中國以外的人。我到中國的時候,外國人不許住普通的樓房,我自己被警察轟走過,因為房子不屬于涉外的。現在的北京當然不那樣了,華洋可以一起工作、居住、結婚,可是中國人那個習慣,把所有的外國人放在一個類別里,還是很促進老外的團結精神。當然,北京還是非常歡迎外國人的一個城市。上一個中國的首都有那么多外國人的時代是唐朝,首都是長安。唐朝中國是世界最發達、最文明的國家。北京現在的多樣化真是給我希望。 《SOH O小報》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