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外國公司行賄破壞競爭環境 “洋腐敗”為禍中國(4)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5:08 中國新聞網
他山之石:韓國重典懲治“洋腐敗” 韓國政府認為腐敗和商業賄賂是萬惡之源,主抓公務員、重典整治和輿論監督是韓國反腐的三大手段 國際先驅導報駐漢城記者干玉蘭報道 種種跡象表明,跨國公司卷入腐敗案,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頑疾。 在韓國,洋腐敗也在近年來屢屢興風作浪,跨國公司從行賄方式到手段都與在中國基本類似,因此,韓國對待洋腐敗的處理方式也值得中國借鑒。 IBM在韓國早有“前科” 2004年,IBM韓國公司以及其合資公司的高級職員通過向韓國信息通訊部、國稅廳、軍隊、檢察廳、KBS電視臺等9個國家機關和公有企業的14名相關人員行賄,幫助一家合作公司從這些機構獲取了價值660億韓元的供貨合同。 事件最后以IBM韓國公司數名高級職員以及接受賄賂的官員分別被判刑和罰款而告終,參與此次行賄事件的企業,則分別被禁止在6至15個月內參與政府電腦采購招標活動。 此次行賄事件被媒體公開后,IBM韓國公司發表聲明,稱行賄事件與公司方面無關,是部分高級職員的個人行為。隨后,5名與事件有關的高級職員被IBM韓國公司解雇,公司美國總部派人出任新的韓國分公司經理。 韓國反思“貴族經營”弊端 無獨有偶,在IBM東窗事發前不到一個月,另一家跨國企業——微軟(韓國)公司向韓國國稅廳補繳了320億韓元的漏稅款項及罰金。 微軟(韓國)公司與IBM(韓國)公司事發時年銷售額分別高達2360億韓元和1萬億韓元,韓國企業排著隊等待銷售這兩家跨國大公司的產品,因此韓國業界稱微軟與IBM在韓國實施著令人眼紅的“貴族經營”。而當“貴族經營”陷入自毀形象的腐敗事件時,自然也引起了韓國社會的反思。 和中國一樣,韓國媒體也曾認為,IBM、微軟這樣在世界各國推崇“倫理經營”的跨國企業,在韓國實行徹底本土化經營以后,韓方管理人員未能擺脫韓國社會盛行的賄賂習慣是主因。但顯然,韓國人更開始注重如何行動,而他們的速度則更迅速得多。 政府帶頭誓言“公平透明” 韓國曾經是一個因政商勾結而腐敗問題極其嚴重的國家。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后,韓國政府更是認為腐敗和商業賄賂是萬惡之源,必須采取更為嚴厲的反腐敗措施。 2001年,韓國制訂了《腐敗防治法》,成立了總統直屬的腐敗防治委員會(后改為國家清廉委員會)。同時,民間商業行賄等不法行為業都被引申為“腐敗”,韓國還針對商業賄賂和不法收益等資金通過洗錢變為合法收入的行為制訂了《反洗錢法》。需要指出的是,韓國反腐敗和反商業賄賂的重點集中在公職員身上,韓國政府認為,公職人員如能恪盡職守、潔身自好,那么腐敗就會失去滋生的土壤。 跨國企業在韓國接連陷入偷漏稅和行賄丑聞事件曝光后,韓國政府加快了反腐行動的進程。一方面,著手完善防治腐敗的制度。各級政府和公共機關每年檢查是否存在引發腐敗現象的因素和漏洞,并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彌補。國家清廉委員會則在對各部門清廉度進行民意調查后制訂一個清廉度指數,問題嚴重的部門會被勒令整改。另一方面,韓國總統盧武鉉帶頭,政府、政界人士和經濟界人士共同簽署反腐敗公約——《透明社會協約》:政府和公共部門加強監查和審計;經濟界實行透明經營和嚴格會計制度;市民們則可充分利用納稅人訴訟制等權力進行監督和舉報。 在治理腐敗和商業賄賂過程中,韓國公眾和輿論對實行嚴格監督起到了重要作用,IBM行賄事件最初就是由媒體披露的。在IBM事件后,韓國政府意識到信息的不公開和不對稱是商業賄賂的源頭,韓國政府就在網上最大范圍地公開政府機關的各類信息,將政府采購轉變為電子采購方式,接受民眾的在線舉報。 在具體處理包括跨國公司在內的各類腐敗和商業賄賂事件時,韓國政府毫不手軟。它們首先對量刑和罰金標準進行了規范,還規定腐敗和商業賄賂事件中涉及的非法所得必須全部退回,犯罪人員不得享受赦免。 雖然媒體和多數韓國人仍認為政府存在嚴重腐敗行為,但經過多方努力,韓國反腐敗和防止商業賄賂的機制正在逐步形成。透明國際2006年對全球163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腐敗指數調查,韓國列第43位,基本脫離了“嚴重腐敗國家”之列。 [上一頁]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