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發現平谷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9日 16:04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房煜 本報首席記者 章敬平 北京報道 被喚醒的平谷 周武光博士,是一名履新不久的副主任,他的頭銜是北京市平谷區馬坊物流基地管理委員會(籌)副主任。 2006年11月12日,記者在周的辦公室見到他時,注意到墻上懸掛著三幅地圖:中國地圖、北京市地圖、平谷區地圖。北京是中國地圖上最為奪目的一個直轄市,平谷是北京市地圖上偏于遠郊的一個區,馬坊則是地處平谷邊緣的一個鎮。 平谷區在北京市的地位,從那張注明“最新版”的北京市交通圖上,可以發現細微的端倪。無論客人們在周的那張交通圖上怎么找,都難以找到他們所在的平谷。這個小小的細節,暗示了過去的平谷,在北京城市圈中作為第三圈層的尷尬位次。迄今,平谷還是北京18個縣區中惟一沒有開辟高速公路的地區。和一直被視為死角的馬坊一樣,平谷在北京的經濟版圖上也和死角差不多。據聞,平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幸福生活,仰仗著北京市扶助貧弱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 “要命的不是錢少、區位優勢弱,”一位平谷的經濟智囊說,“平谷基層公務員和一般民眾的思想,相對于經濟發達的北京的第一、第二圈層,也可謂貧窮,他們似乎看不到前景,不太容易相信平谷的騰飛。” 周的同事,北京平谷區馬坊物流基地管理委員會(籌)另一位副主任席福生,是平谷的原住民,在他的記憶中,馬坊過去并不發達,除了幾個鎮辦企業還好外,幾乎沒什么經濟亮點。席對本報記者說,滿足于“中國桃鄉”美譽的平谷人,過去的經濟支柱是水果蔬菜,誰會想到平谷轄制下的馬坊還能有別的什么出路呢? 2003年夏天,年屆知天命的秦剛,由北京市監察局局長任上,調任中共平谷區委書記。渴望平谷騰躍的秦,試圖先行激發平谷人騰飛的意志。評選平谷十大杰出青年之類的活動和一系列敲擊思想的舉措,開始彰顯出官方語境中所謂“統一思想”的力量。 去年,新華社名記者出身的策劃師王志綱,應中共平谷區委書記秦剛之邀,去平谷做了一場鼓動“平谷崛起”的報告會,“新平谷”的構想,讓已然“統一思想”的平谷官員們,感佩不已,格外興奮。王志綱說,“經久不息的掌聲,弄得我都有點不好意思,我想,他們應該是被喚醒了。” 每一個被喚醒的死角,都有舊貌換新顏的希望。 馬坊,在北京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編制的“十一五”規劃中,已不再是往昔字面上遛馬放牧的“死角”,而是具有口岸功能的五大物流基地之一。源自北京市商務局的消息稱,北京市平谷區馬坊物流基地,已列入北京“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2005-2020)結構圖,躋身北京市五大綜合物流園。 規劃中的“五大”之類鼓舞人心的稱謂,讓馬坊鎮的社區居民們看到了向上的希望,也讓身為中共平谷區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周武光博士忙個不停。雖然,他們期待中的“新顏”,還沒有完全來臨。站在當下的物流園規劃用地上,放眼看去,還只是一排排整齊而稚嫩的小樹苗。 即便這樣小小的變化,亦足夠平谷人振奮了。“因為,平谷正在和即將發生改變的地方,遠不止馬坊一處。”秦剛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說。 跳出平谷看平谷 王志綱說:“歷史的聚光燈已經打在環渤海,平谷不被發現是沒有理由的。” “發現平谷”這四個字剛剛由王志綱工作室拋出的時候,聞者無不一驚一乍。 王說,用老眼光看,平谷只是北京的一片遠郊區域,工業基礎薄弱,區域交通不便,并且擔負著首都生態屏障的重任,大半壁江山都是山地,不適于大干快上工業,并不具備快速發展經濟的條件,只能順其自然地等待城市擴張所帶來的機遇,過著“別人吃肉我喝湯”的日子。 秦剛說,這樣看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看平谷,有兩種角度。第一種是就平谷看平谷,那么,你所能看到的就是“薄弱”、“不便”、“困難”等等負面的關鍵詞。如果你跳出平谷看平谷,把它放在“新北京”“新京津”的大棋局下,看平谷這個棋子,就有著小卒子過河賽過車馬炮的效應。 王志綱第一次考察平谷,就驚喜地告訴秦剛,在環渤海經濟圈日益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京津一體化加速整合的大趨勢下,在北京和天津兩個超級板塊的碰撞和擁抱中,地處京津之間的平谷,將不再是北京的一個一般意義上的遠郊區縣,而是北京面向環渤海經濟圈的前沿,不再是相對于北京城市中心區的后衛,是區域經濟一體化浪潮中的前鋒。伴隨著北京的戰略調整,京津一體化的歷史進程,平谷將不再是一個各種大型項目和特殊機遇很難眷顧的地方,而極有可能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左右逢源,成為京津一體化進程中的一個舉足輕重的戰略性節點。 秦剛和他的幕僚們相信,今天的平谷,不僅是北京的平谷,更是新北京的平谷,乃至京津的平谷、環渤海經濟圈中的平谷。站在這個角度上看平谷,過去的劣勢也會轉變成優勢。 有專家說,平谷多淺山丘陵,相對于其他圈層的縣區,平谷確實發展滯后。過去說平谷是“京東綠谷”,猶如安慰一個長得不漂亮的女人有內涵。現在,人們突然感覺到沒有經過庸俗城市化洗禮的價值。 一年以前,北京市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披露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的部分內容,規劃提出,北京的發展目標是“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18個區縣被分為四個功能區,其中平谷屬于第四圈層,即生態涵養發展區,規劃指出:“這個區域大多處于山區或淺山區,是保證北京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區域。其主要任務是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引導人口相對集聚,引導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成為首都堅實的生態屏障和市民休閑游憩的理想空間。” 秦剛說,過去平谷的干部老抱怨平谷的旅游條件差,自然人文旅游資源和一些全國著名的旅游景點相比,檔次不夠。對于依托果園所搞的采摘節,又明顯受到季節的限制。可是,在新北京的格局下,它完全有條件憑借全新的理念、超前的規劃打造一座名副其實的田園新城,讓剛剛興起于京郊大地的原生態的農家樂,轉化成為高層次的旅游休閑平臺。 據稱,當下,北京的一些畫家、藝術家在政府沒有號召的前提下,獨自憑借自己的感覺,將家搬遷到了平谷。 政策研究部門稱,此前,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平谷較之于第二圈層的通州、順義而言,只能坐等北京城市擴張的機遇敲門,但在新北京未來一心多核的戰略空間布局中,平谷反而可以輕裝上陣,憑借自身的環境優勢,用超前的戰略規劃和全新的手段來承接新興產業的跳躍式集聚,從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遠郊縣區一躍成為新北京戰略的重要支撐點。 故而,王志綱認為,跳出平谷看平谷,這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完全可以有的放矢,改變公眾心目中的北京的“西伯利亞”的形象。 平谷的“十一五”規劃,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隨著秦剛“跳出平谷看平谷”的新思維出臺了。 “平谷被發現被喚醒,當然不是我的功勞,也不完全是哪一個組織的功勞,這是大時代的大勢所趨。”王志綱說。 周武光對此體會頗深。 周任職的北京市平谷區馬坊物流基地管理委員會,是北京市規劃委批復不久的機構。懸掛在周的辦公室的墻壁上的平谷區地圖,還沒來得及標示出一個屬于它的點。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不見的“點”,卻意味著“新平谷”的錨起帆揚。 在波瀾壯闊的大歷史面前,小人物的命運永遠只是大歷史的一個側影。周武光的新職務,源自一個呈現給平谷的機遇,一個被“環渤海戰略”召喚而來的歷史性機遇。至于他本人,只是這個歷史性機遇的一個影像。 昆山、東莞式的奇跡能否在平谷再次發生 無論是苦心喚醒平谷的秦剛,還是幫著發現平谷的王志綱,都喜歡從昆山和東莞的歷史奇跡中,找到可資平谷人參照的歷史經驗,讓他們想象著一個可以和“昆山奇跡”、“東莞奇跡”相媲美的“平谷奇跡”,從對未來的憧憬中興奮起來。 昆山,是江蘇南部毗鄰上海的一個縣級市,中國十強縣第一名。1980年代,昆山還是蘇州地區比較貧窮落后的縣市,當時稱為“小六子”,整個城市的規劃面積只有6平方公里。在長江三角洲作為一個經濟板塊快速崛起的背景下,處于上海和江蘇交界地帶的昆山,以驚人的GDP、財政收入的總量和增速,創造了世人驚羨的昆山奇跡。 東莞,是珠江三角洲東北部毗鄰深圳的一個明星城市。1978年,還是一個生產總值僅為6.11億元的貧窮落后的農業小縣。2005年,東莞地區生產總值達2182.44億元,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東莞奇跡。 諸多受訪者相信,未來的平谷是有可能復制出東莞和昆山的奇跡的,盡管奇跡呈現的模式不同,但奇跡的內涵是一致的。 王志綱說,京津一體化的裂變效應,為平谷的崛起創造了客觀條件。 京津一體化的裂變效應,是今天還不能完全想象的。無論是長三角還是珠三角,在整體發展過程中都不曾有過像北京和天津這樣如此互補而又各具優勢的雙核城市。看天津,濱海新區將拔地而起,天津成為北方經濟中心的夢想已有了飛翔的空間。看北京,為順應京津一體化的大勢所趨,北京的新一輪發展開始著眼于世界城市和宜居城市的構想。 這個背景下的平谷,再造奇跡在理論上已非空話。 現實中,平谷也確實利用了它在環渤海經濟圈中的地理區位優勢。譬如已付諸實施的口岸和物流基地的思考和行動。 周武光認為,口岸數量少,缺少大型出海港,是環渤海經濟圈一直落后于長三角、珠三角的一個原因。平谷區在給北京市有關部門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平谷地處京津冀兩市一省交界處,屬于環渤海經濟圈前沿地帶,東鄰天津新港,西接首都機場,處于京津海運集裝箱物流通道的咽喉部位。京平薊高速公路(薊縣-新港段已竣工)2007年全線貫通后,由天津新港到平谷130公里,離首都機場30公里,使平谷成為連接天津新港出海口和首都國際機場最短的海空國際物流通道。 平谷人說,他們沒有理由不扼住這個咽喉要道。 至于在馬坊建物流基地,也基于同樣的理由。周武光說,北京市平谷區馬坊物流基地的地點,在于平谷區西部與順義交界處的京平薊高速公路馬坊出口處,該處有大面積已經規劃而且不涉及拆遷的建設用地。該處緊鄰鐵路貨站,靠近首都機場;與現代汽車城、空港開發區、天竺出口加工區、林河工業區、興谷開發區、北京光機電產業基地、懷柔食品飲料基地、河北燕郊開發區等服務對象的物流半徑均在50公里左右。 北京新戰略藍圖,也給渴盼平谷創造昆山、東莞式奇跡的人們,以諸多希望。研究區域經濟的民間智囊機構認為,平谷可做的大文章很多,如,通過構筑適宜的環境反彈琵琶,筑巢引鳳,大力發展臨空經濟與相關產業,以一種全新的內涵屹立于新北京的戰略格局之中。又如,憑借豐富的山地資源為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提供適宜聚居的平臺,成為北京探索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超級載體,讓平谷的廣大山區成為文化創意經濟滋生、繁衍、棲息的精神家園。 王志綱建議平谷人作一番暢想:上個世紀的昆山只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小縣,但隨著大上海的崛起,昆山抓住產業轉移的機遇,秉承“大樹底下好種碧螺春”的發展理念,充分利用自己的區位優勢,幾乎一夜之間成了外商投資的大本營,創造出了為世人所稱道的昆山奇跡;同樣,位于廣深之間的東莞原本也只是一個純粹的農業縣,但卻借助珠三角改革開放先行一步,以及香港向大陸產業轉移的大好機遇,將自己主動納入全球制造業的體系之中,成了舉世矚目的世界加工廠;誰又能說,當今天歷史的聚光燈終于打在環渤海經濟圈的上空,打在北京和天津的頭上時,昨天發生在昆山、東莞的故事不會在平谷身上再一次重演呢?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