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月度擂臺:用藥過度的社會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 19:06 《財經文摘》
用藥過度的社會 醫學快速企業化、商品化及世俗化的時代,部分不當的行為已經扭曲了醫學的意義。正如赫胥黎所說:醫學已經進步到這樣的地步,再沒有人是健康的了。 不管是對醫藥監管部門(FDA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護公眾健康》)整個歷程的描述和評價,還是對某一種藥物從研發、試驗、上市、災難后果這一完整過程的揭露(《致命的藥物》),還是對整個行業的剖析(《制藥業的真相》),引進的這些專業、暢銷書籍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并不是美國、德國醫藥界黑幕重重,而是我們反省得知自己缺乏對所處醫藥業最基本的了解。不能完整地了解我們國家這個行業的運營過程,不能了解一種新藥的產生、上市如何發生,真正的療效如何。公眾不了解這個行業,猜疑著里頭有多少重的黑幕,這真讓人頓覺恐怖。 現代醫療產業讓我們沒病“生病” “有病就有藥,有藥才有病”,特別是在藥廠的推波助瀾之下,醫學界真的出現這樣的現象。德國最佳醫藥記者之一耶爾格·布勒希在《疾病發明者》一書中寫道:如今的制藥廠和醫療利益團體發明出種種疾病,疾病成了工業產品。廠商和利益團體把正常的生命過程扭曲成醫學問題,他們把生命“醫療化”了。 我們一直忽略“疾病發明者”的存在,原因有兩個。一方面,藥廠和醫生不厭其煩地宣稱,是人們自己上門來求診的。這種觀點在耶爾格·布勒希看來是拙劣的借口,他認為追求健康固然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但是這種需求卻被疾病發明者不斷擴大,成為他們達成自私目的的工具而被徹底利用。另一個原因是疾病發明者總是在暗處活動,外界一直無法全面了解他們。耶爾格·布勒希在醫學編輯方面有著10多年的工作經驗,他的職業就是在一堆艱澀難懂的事實和研究資料當中仔細梳理尋找,“我作為一名非醫療人員,現在所做的,就是把他們的面貌呈現在大家眼前。” 《疾病發明者》一書中介紹了澳大利亞藥物學家形容販賣疾病的5種方式:把生命正常過程當做醫療問題;把個人問題和社交問題當做醫療問題;把致病風險當做疾病;把罕見癥狀當做四處蔓延的流行病;把輕微癥狀當做重病前兆。 發明疾病的人不斷說服健康的人相信自己病勒,以便從中獲利,作者認為“其實你比想象中健康”,這也是該書最后一章的內容。 身處用藥過度的社會 我們已經變成一個用藥過度的社會,瑪西婭·安吉爾在《制藥業的真相》一書中寫道。醫生被制藥公司灌輸得太多了,他們被教育的唯一內容就是開處方。而且,大多數醫生感到時間有限,通常會很快開處方。患者也被制藥公司的廣告進行了很好的教育。經過教育后,他們認為,如果病人離開醫生辦公室的時候沒有得到處方,那就是醫生沒有盡到職責。結果就是許多本來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治病的人卻都選擇了吃藥。 《制藥業的真相》是對整個制藥業的揭露,批判性的一本書,從藥品價格過于高昂和差價過大開始,創新藥物太少、FDA過于聽從所監管的行業的話;偽裝成教育和研究的推廣活動等,都一一進行了揭露,總之是制藥公司影響過于強大。制藥業最初的崇高目標是為人類研發和生產有用的新藥,但該行業過去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卻與其初衷漸行漸遠。瑪西婭·安吉爾認為,現在它變成一個賣藥市場營銷機器,所銷售的藥物的療效令人生疑。制藥業利用它的財富和權力影響人和一個可能阻礙它的機構,包括美國議會、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學術醫學中心以及醫生。 最后,作者呼吁,制藥業和醫療行業都需要進行徹底的改革,議會和FDA應當銘記它們的使命是為公眾服務的,而不是做制藥公司的幫兇。 有一種藥叫Tambocor Tambocor就是《致命的藥物》一書中的主角,這種抗心律失常藥Tambocor引發的一場“危機”——“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藥品災難”事件。 《保護公眾健康》一書序言中所提到的20世紀80年代上市、造成數萬人死亡的,就是Tambocor事件,這本書完整反映了Tambocor上市前后,制藥公司、政府監管部門、大學研究機構及醫務人員的認識與活動過程。我們來認識一下Tambocor新藥上市嚴格的程序: 20世紀70年代,用藥物來預防心律失常的理論開始流行起來,盡管缺乏充足的科學依據。1979年醫生開出的相關處方藥達到了1200萬次,市場反應令人樂觀。一些藥品的成功運作給3M公司提供了參照和動力。 1972年,3M公司(美國最大、最成功的商業企業。它從生產砂紙產品艱難起家,后來成為全球性的生產和銷售機構。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它試圖在制藥行業中進行拓展)的研究人員在改造基本化學結構、測試其療效的漫長而希望渺茫的過程中,找到了Tambocor。1975年,FDA批準了Tambocor的新藥臨床研究申請。從1975年到1978年,對Tambocor的I期、II期試驗結果比較令人滿意。 1980年舉辦了一次有關抗心律失常藥物的重要研討會,美、英、德、日等國醫界權威及美國聯邦政府、FDA參加了會議。摩根羅斯醫生是這次會議的主要組織者,他很擅長與制藥公司、政府機構打交道。他將在Tambocor及其同類藥的推廣種起到重要作用。會后,3M公司加快了Tambocor臨床試驗的步伐。1982年,德國批準了Tambocor的銷售。1985年,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用一年多時間慎重審查了Tambocor浩繁的新藥上市申請文件后,批準了其上市。 1989年,試驗結果的顯著差異使CAST(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心律失常抑制試驗)。長官們意識到Tambocor確實是致命的藥物。 《疾病發明者: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讓你沒病“生病”》 [德]耶爾格·布勒希 著 南海出版社 2006年6月 《制藥業的真相:一個2000億美元的行業如何欺騙了我們》 [美]瑪西婭·安吉爾 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年5月 《致命的藥物》 [美]托馬斯·J·穆爾 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6年3月 鏈接: 美國經歷了現代史上最大的一次藥害事件。在1932年的一次藥品悲劇中,有個生產商出售一種磺胺類藥劑,把它溶解在一種和汽車防凍液化學成分相同的東西里。大約有100位孩子在事件中死亡。在這個事件之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獲得了管理藥品安全的權限。 “首先是對公眾健康負責,還是對商業利益負責?”一百年來,圍繞這個最根本的問題,FDA有過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實踐,也經歷了種種挫折和打擊。期間,商業利益和公眾健康之間的矛盾一刻也沒有停息過。 這本書為我們展現了FDA——這個在世界范圍備受關注的食品藥品監管機構過去一百年的發展歷程。作者對FDA從1906年建立至今遇到的重大事件進行了詳盡描述,對有爭議的問題也旁征博引,作了充分論述。 《保護公眾健康:美國食品藥品百年監管歷程》 [美]菲利普·希爾茨 著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6年1月 小艾爾弗雷德·錢德勒因其作品《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而榮聘美國歷史著作的最高獎——班克洛夫特獎和普利策獎。在這本書中,他詳盡地分析了幾乎每一家主要化學品企業和制藥企業的演進歷程,論證為什么一些公司會成功,而另一些公司卻會失敗。 《塑造工業時代:現代化學工業和制藥業的非凡歷程》 [美] 小艾爾弗雷德·錢德勒 著 華夏出版社 2006年1月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