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大排檔、酒吧及香港美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 13:40 經濟參考報
時針已經指向24點,筆者所在香港分社樓下的小街依然燈火通明、笑語喧嘩,烹炒海鮮的香味兒隨著晚風一陣陣地直往窗子里鉆,從宿舍11層俯視下邊,可以清楚地看到三五成桌的食客,就著街燈,吃著剛出鍋的海鮮,喝著冰鎮啤酒,談天說地,好愜意。 有人說,香港夜景離了大排檔就沒了人氣與活力。的確,當人們忙完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出擁擠的地鐵或巴士,穿行在高樓大廈之間,急欲在繁華鬧市中尋找一個可以暫時小憩與放松的去處,于是便邀約一兩個知心好友,在大排檔找張空桌,叫上幾個可口的小菜或時鮮,吞噬到午夜。 向有美食天堂之譽的香港,吸引食客的地方自然遠不止大排檔一處,別的不說,單是銅鑼灣一帶鱗次櫛比的風味小吃店和茶餐廳,就有數不清的各式廣東點心、海鮮、粥粉面、涼茶甜品,以及魚蛋、牛雜、燒香腸、豉油王雞腿、花生醬薄餅等街邊小吃,無不令人眼花繚亂、流連忘返。 然而,簡陋又露天的大排檔卻始終讓人難以割舍,價格便宜當然是最直接的原因之一。要知道,“吃”在香港也并非易事。特別是打工族,一般來說除去供屋(還按揭)等必須開支,所余薪水主要就是用在飲食上了。要想一飽口福又省錢,到大排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擺在街邊的大排檔,對于客人的著裝、儀態等沒有什么要求與限制,任何來就餐的人全可以自在揮灑、盡興而歸,故此無論是腳手架上賣力氣的“藍領”,還是辦公室必須對老板畢恭畢敬的“白領”,只要有機會都喜歡到大排檔一聚,也算是暫時找回些自我吧。 如果說大排檔是香港飲食文化中比較平民和本土化的代表,那么“酒吧”則反映了香港飲食文化的另一大特色。到過香港的人,大都知道蘭桂坊的名字,據說20年前蘭桂坊還是一條不被人知的小街,后來隨著酒吧的不斷增多而知名度日漸提高,到如今已經徹底改頭換面,成為追求時尚者以及外來游客的好去處,并且帶動周邊街道食肆快速發展,集中了包括意大利、法國、墨西哥、美國和東南亞等地的各種菜式。每當入夜,蘭桂坊的酒吧尤其熱鬧,周末及節假日期間,游人更是摩肩接踵、徹夜狂歡,成為香港旅游不可缺少的一大景觀。 中西薈萃,正是香港美食的精華和魅力所在。倘若有機會到香港一游,并且錢包也充裕的話,你可以到太平山頂吃最地道的海南雞飯,也可以到著名的旅游景點——赤柱灣一帶品嘗正宗的泰國料理、越南春卷,或者到充滿歐陸風情的小餐廳或酒吧,邊吃喝邊欣賞美麗的海景,再有就是去日本料理、意大利菜館、西班牙菜館、火鍋店等聚集的尖沙嘴山林道等去體驗一把追趕國際潮流的感覺。時間充裕的話,最好乘船去一趟香港周邊的漁島西貢、南丫島及鯉魚門,吃上一次用海上奇珍炮制的海鮮大餐。 彈丸之地的香港,以自己擁有如此豐富多彩的美食資源而自豪,這也正是香港能夠每年吸引上千萬海內外游客的重要原因吧。不放過任何商機的香港,從政府旅游推廣部門到街邊賣小吃的攤販,都會不失時機地將美食作為宣傳香港的招牌。拿乘坐飛機來說,一般航空公司為客人提供的不過是大同小異的份飯,而國泰航空公司卻與香港老牌酒家攜手,定期推出頗具本地特色的菜單,他們希望借此可以將香港美食傳播到世界各地,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到香港旅游。可見在香港,美食早已經超越“果腹”的功能,成為發展經濟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 李文茹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