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布萊爾的經濟大手筆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 09:09 中國經濟時報
■張銳 坊間關于英國首相布萊爾將提前交權的消息終于塵埃落定。9月7日,布萊爾在唐寧街10號正式宣布自己將在12個月內卸任。作為英國政壇上最年輕的首相和工黨第一位三次蟬聯首相職務的領導人,布萊爾在經濟改革與建設方面的成就給英國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年的罕見紀錄 盡管布萊爾執政期間不斷遭到反對黨的挑戰以及本黨內部“倒布”聲音的干擾,但經濟業績卻支撐著他在首相寶座上穩穩坐了10個年頭。 數據最具有說服力。過去10年,英國GDP年均增長2.3%,并且時至今日保持了連續54個季度的經濟增勢,成為工業革命以后200年來從未有過的持續增長期。伴隨著高增長的是高就業。10年中,英國國內的年均失業率僅為4%左右,處于197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受此影響,英國居民人均工資保持了4%的增長態勢。 日益增長的收入和低利率的共同作用使得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構成了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資料顯示,目前英國中等以上家庭在稅后僅儲蓄2.3%的收入,比10年前減少了近7個百分點。與此相關,過去10年中英國民間投資、消費和國內需求分別保持了年均4.5%、2.75%和3.5%的增長速度。受到消費需求力量的強力拉動,本已十分活躍的英國金融、零售等服務業更顯亢奮,目前,服務業產生的價值已經占到了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雇員人數已經超過了制造業。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低借貸利率刺激的作用,國際資本紛紛加快了向英國轉移的節奏。10年前,外資公司在英國制造業的產值僅占17%,而現在該數字已達25%,而且在外資制造企業中工作的英國工人比例已從13%上升到17%。而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分析報告,2005年英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2190億美元,從而成為世界第一的外資投資國,并且這是英國近30年中的第一次。 其實,英國經濟在布萊爾手中實現近200年來未曾有過的高速增長并不僅是與本國經濟發展過程橫向比較的結果,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濟陣營中,英國也是在近10年中保持經濟持續上升的另類,不僅如此,與歐盟幾乎所有的成員國長期飽受低增長和高失業的折磨相比,歐委會則宣稱英國是歐洲大陸上最健康、最強壯和最成功的經濟體。所有這一切無疑讓布萊爾駕御國家經濟的領袖才能凸現得更加鮮明。 自由主義的經濟主張 以“改革首相”著稱的布萊爾在經濟發展道路的選擇上似乎比英國歷史上任何一屆首相都要走得徹底:最大程度奉行自由主義,將政府對于經濟的干預降到最低。 作為走上首相位置的見面禮,布萊爾說服工黨放棄了本黨章程中關于公有制的條款,而特別加進了市場和私營企業在經濟發展中作用的內容,以此為基點,布萊爾宣稱要把英國建成世界上最適合從事企業發展、商業最活躍的國家。于是,最近5年英國政府大面積地簡化了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監管內容,并從稅收等方面加大了對工商界的扶持力度。而在世界銀行剛剛推出的《經商2007》的年度報告中,英國的商業環境在全球遙遙領先,居第5位。 厘清宏觀經濟的調控方向讓人們更能清晰地看到布萊爾完全市場化的改革思維。布萊爾上臺后,明確宣布政府只負責確定通貨膨脹率的政策目標日常利率的變更則由蘇格蘭銀行決定。幾年來,英國中央銀行運用利率杠桿在鼓勵投資、抑制通脹、刺激消費等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從而使英國經濟在國際金融形勢動蕩、全球經濟減速的背景下保持了比較穩定的增長。 在布萊爾之前,英國歷屆政府奉行的是“萊茵資本主義”模式,即主張有序競爭和高福利,英國由此成為了福利國家的典型。但龐大的福利制度給英國帶來了財政開支大、不利于調動失業者的積極性等諸多弊端。而針對這些問題,布萊爾毅然選擇“盎格魯撒克遜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模式,即以私權為基礎,提倡個人致富。為此,布萊爾提倡使福利國家現代化,倡導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結合,強調個人承擔責任,鼓勵“自助”,而不是一味地依賴福利支持;同時政府通過稅收優惠,最大限度地擴大工作者與失業者之間的經濟差距以鼓勵人們參加工作。因此,盡管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用于福利的開支(22%)低于德國、法國,但不同的是,英國的就業狀況遠遠優于以上國家。 當然,全民化福利程度的削減很容易引起民眾的抵觸和不滿,布萊爾政府為此采納了丹麥、瑞典和法國的經驗,并在英國大辦公共服務設施。資料顯示,過去8年中,英國政府每年用于教育、醫療保健和交通的開支年均分別以4%、5%和14%的速度增長。 開辟國家“藍海” 以金融、零售等服務業見長的英國在制造業方面卻倍顯羸弱。因此,提升制造業競爭力的使命在布萊爾執政期間從來沒有淡化過。一個可以進行比較的數據是,10年前,英國的制造業生產力僅是美國的54%,而2005年這一指標達到了67%。 實行國家創新戰略是布萊爾政府振興制造業的重大舉措。從1997年至今,英國政府發布了5份關于國家創新戰略的白皮書和一份《2004-2014科學與創新投入十年框架》。與創新戰略相匹配,10年來,英國政府在研發方面的投資年增長率達到了7%,即每年大約為50億英鎊。 國家創新戰略如今已經在制造業開始發力。特別是能源、生命科學等幾大領域明顯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資料顯示,2005年,英國生命科學產業的市場規模達到850億美元,其中具有傳統優勢的制藥業直接從業人員達6.5萬名,并創造了25萬個相關就業機會;在基因、干細胞、生物信息工程等新興研發領域,有480多家私人公司,24000名雇員。無獨有偶,作為創新的另一支重要力量,英國ICT電子產業的全球市場價值高達1500億美元,擁有7500個公司,吸納就業人員43萬人。 特別讓布萊爾可以挺直腰桿的是,由他親自督陣并且已經引領全球的英國“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y)如今儼然構成了國內經濟中最為亮麗的一道風景。10年來,英國整體經濟增長70%,而創意產業增長93%;如果用就業和產出衡量,英國的創意產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第一大產業金融業。而更加深刻的意義在于,創意產業的興起意味著英國制造業朝著技術性、服務性方向升級。 (作者系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經濟學教授)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