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中國還需要繼續積極吸收外資嗎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10:46 新華網
新華網廈門9月8日電 (記者 張毅) 自去年以來,國內出現了一些議論,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和人民幣儲蓄都很寬裕,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繼續鼓勵外商投資嗎? 吸收外資是利用全球各種資源的重要載體,并不僅僅是解決國內儲蓄不足。聯合國貿發會議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FDI(外國直接投資)投向發達國家,美國、英國等是全球資金供應最充分的國家,是對外投資最大的國家,但同時也是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2005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8970億美元,其中5730億美元被發達國家吸收。英國吸收外資2191億美元,居全球之首,美國吸收外資1060億美元,位居第二。難道中國的資金比美國、英國還充裕,真的不需要繼續吸收外資了嗎? 9月8日在廈門開幕的第十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美國、加拿大、法國、保加利亞、波蘭、菲律賓、瑞典、斯洛伐克、泰國、德國等15個國家前來舉辦投資環境說明會,到中國招商引資。這其中一半以上是發達國家。 其實,中國并不存在吸收外資過多的問題。2004年中國外商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2%,低于7.5%的世界平均水平。外商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4.8%,遠低于21.7%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國每年人均吸收外商投資只有47美元,遠低于發達國家人均534美元和世界人均107美元的水平。 雖然目前國內外匯儲備和銀行儲蓄比較充裕,但是,外匯儲備不是商業銀行資產,不能直接借給企業,不是財政資金,不能用于財政性支出,外匯儲備也不能用在國內,避免國內“二次結匯”。由于國內社會保障體制尚不健全,老百姓的銀行儲蓄輕易不會用于投資。中國缺少的依然是資本。此外,還存在人才缺口、技術缺口、管理缺口和市場營銷缺口。在國內就業壓力很大,技術狀況相對落后,企業管理水平較低的情況下,仍然需要發揮外資的作用,繼續積極有效地吸收外商投資。 改革開放28年的經驗表明,吸收外商投資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好處。目前,占全國注冊運營企業3%的28萬家外商投資企業,創造了27%的工業產值,57%的外貿出口,10%的就業。外國投資者還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帶來了現代流通和市場營銷理念,引入了國際競爭機制、國際規則和國際標準,還開闊了中國人的國際視野,推動了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在建立和完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前,世界經濟正進入新一輪以服務外包、高端制造和研發環節轉移為主要特征的產業結構調整。為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紛紛指定優惠政策,采取各種措施,加大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度。雖然近年來中國吸收FDI增速放緩,但是中國對外商的吸引力依然很大。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調查報告,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布局的首選地。 在當前國際引資競爭空前加劇的新形勢下,中國沒有理由把外資拒之門外,推到別的國家去,而應該進一步樹立全球戰略意識,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繼續積極有效地利用外資,同時提高吸收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