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濕地銀行和生態保護銀行,讓開發商來抵償他們所造成的破壞;享受良好森林資源、喝到潔凈水的地方要給提供生態服務的地區作出補償……”這些聽起來新鮮陌生的事情,正是我國政府決策者和專家要破解的難題。8月24日,“生態補償機制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200多位中外專家和政府官員共同探討了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中面臨的新課題——國際碳匯交易、水交易、生態交易、礦產資源交易市場的建設與發展。這些聽來空泛而龐大的概念,實際上與所有人都有著緊密的關系。因為這些交易的成功運行,將決定我們生活在怎
樣的環境質量中、能否有清潔的水喝、能否有清新的空氣、能否有足夠子孫后代使用的木材、能否讓已經瀕危的動植物與人類長久共存。國家環保總局祝光耀副局長介紹,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建立了較完整的環境污染防治政策體系,但在自然生態保護方面,卻面臨著政策結構性缺位的挑戰。特別是相關環境經濟政策的缺位,無法解決諸如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礦產資源開發中的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祝光耀說,這類問題已積累到相當嚴重的程度,反映出生態保護者、破壞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間存在著不公平分配。而解決這類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所謂生態補償機制,就是以改善或恢復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目的,以經濟手段為主,調整相關利益者(保護者、破壞者和受益者)利益分配關系的一種制度安排。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生態補償課題組中方組長李文華院士說,受益者無償占有環境利益,保護者得不到應有的經濟回報,自然就缺乏保護的經濟激勵;破壞者如果不承擔破壞環境的責任和成本,就會更加追求利潤而肆意破壞;受害者得不到應有的經濟賠償,責任人喪失保護的經濟壓力。這種種表現在環境保護上的沖突和不公平,是對經濟利益關系的扭曲。不僅使我國的生態保護面臨很大困難,而且也威脅著地區間和不同人群間的和諧發展。“森林趨勢”總裁麥克爾·詹肯斯先生介紹,近幾年,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推進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與之相應的全新的生態補償市場出現了。最早的碳匯市場出現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在這種市場上,那些二氧化碳排放較多的造紙、鋼鐵等企業,通過這個市場花錢買實現清潔生產、自己用不完二氧化碳額度的企業的指標。用經濟杠桿鼓勵減排企業,敦促排放大戶加快治理。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國合會核心專家沈國舫院士說,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有利于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和社會不公平問題,實現生態補償機制的政策途徑有公共政策和市場手段兩大類。目前,生態補償機制的立法是當務之急,亟須以法律形式,將補償范圍、對象、方式、補償標準等的制定和實施確立下來。[][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