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冒險無處不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8月24日 16:58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記者李赫 8月19日,哥德堡號駛離廣州,前往上海。水手在告別聲中,打出thankyouguangzhou的旗幟。在世紀之交,哥德堡號滿腔熱情地駛來,背景與261年前截然不同:中國已從過去的封閉走向開放,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力量。中國已經成為瑞典在亞洲的最大貿易伙伴。目前,在中國的瑞典企業已有300余家,中國華為集團和中興集團在瑞典的投資落戶,
展現開放創新的海洋意識 從哥德堡號,不但能看到中瑞貿易史的變遷,更從瑞典人海洋立國的夢想得到啟發: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要走向世界,我們必須經由海洋,樹立起開拓創新、競爭進取的海洋意識,走向更深更廣層面的開放。 在瑞典,這個在北歐“大航海時代”崛起的國家,“海洋立國”成為全民族為之奮斗的目標。如今,經過幾百年的提升,這種海洋意識被解讀為一種開拓創新、征服冒險和競爭進取的意識,其內核是開放、進取、競爭和協作。 人類文明史的趨勢,是海洋的作用越來越大:海洋從提供“魚鹽之利,舟楫之便”,發展到今天的“海洋世紀”,成為各國權益之爭的焦點,海洋是進入全球經濟的必由之路。瑞典政府投資促進署署長賀瑞凱曾向媒體介紹二戰后瑞典企業界的兩個重要理念:一是作為小國,瑞典的生產經營活動必須面向海外市場;二是必須有好的產品,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生存和發展。這是瑞典人解釋他們堅持走向海洋、勇于開拓創新的原因。而眼光向外的結果是,他們創造了世界第一的制造業生產力效率,獲得僅次于芬蘭和美國的國際競爭力,成了全球科技創新指數第一的國家。 以港興城的神話還將再現 事實上,20多年前提出改革開放,中國也是從打開海上大門開始,從5個沿海特區發展到一批沿海對外開放城市,形成了一個沿海開放帶,打破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彼此分隔,使中國進入經濟全球化潮流之中。如今,我國沿海地區用僅占全國13%的土地,養育了40%的人口,創造了60%的產值,這得益于海洋是顯而易見的。 十八世紀上半葉,哥德堡號來到廣州。經考證,當時哥德堡號?康母劭诰褪墙袢盏狞S埔古港。 昌盛的內貿和發達的外貿,自然就刺激了廣州手工業和近代工業的成長,有力地促進了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廣州逐漸發展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以港興城的神話首次實現。 如今正在轟轟烈烈中發展的南沙,是廣州實現由沿江城市向現代化濱海新城轉變的希望所在。 在廣州的新港口“棋局”里,南沙港區成為龍頭,新沙、黃埔港區兩相輔助?梢姷奈磥砦迥辏瑥V州港將投資約200億元重點建設系列工程,力爭2010年集裝箱吞吐量達1000萬標箱。廣州,在與哥德堡號260年后的第二次相遇時,已經向海邊伸展自如,找到了藍色海洋之夢的新起點。 重溫海上英雄夢 “哥德堡號”引人關注的還有它成功的運作模式———這艘世界上最大的仿古木制帆船是一項由群眾發起、企業贊助、官民并舉興起的“復古工程”。從重建到再次揚帆,所需的資金并非來自政府,而是由分段決策,民間和企業多頭集資,通過充分的市場運作來完成的。 值得關注的還有,“哥德堡號”的復制計劃吸引了瑞典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許多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為這項工程慷慨解囊,捐錢、捐物,其中捐得最多的是木料;25美元,就可以捐一枚大鐵釘,釘在船上,同時收到一份捐贈證書,還蓋著一個古樸的紅色臘印。參與復制過程的工匠們絕大多數是志愿者。他們中有許多人辭去了原來的工作,投身于這個充滿想像力的冒險計劃。終于,從1995年起,瑞典人用10年的時間,花了3000多萬美元復制出了他們的“海上英雄”———“哥德堡號”。 中國之行也是商旅之行 此次隨卡爾十六世國王來到中國的瑞典經貿代表團陣容強大,團長是瑞典企業聯盟主席、愛立信公司和伊萊克斯電器公司董事長泰斯庫,團員則包括ABB、索尼愛立信、沃爾沃、北歐航空公司、瑞典銀行、薩博等20多家知名企業負責人。他們與中國商界就企業創新、經貿關系和企業社會責任等雙方共同關心的話題開展了廣泛洽談。 瑞典政府投資促進署駐華首席代表陳永嵐表示,此次“哥德堡”號重訪中國,受惠最大的是瑞典信息通訊、汽車、生物制藥、精密制造、設計等領域的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得以通過實地考察等方式取得更通暢的對華貿易渠道、更透明的商業信息,從而獲得打入中國這個龐大市場的寶貴機會。 自1950年中瑞兩國建交后,瑞典與中國的經貿關系有了長足發展。上世紀90年代初,瑞典在中國的投資大幅增加,主要集中在汽車、電信、工程、醫藥、造紙與包裝等行業,愛立信通信、沃爾沃汽車、利樂包裝、斯凱孚軸承以及宜家家居等不少瑞典品牌也逐漸被中國百姓所熟知。 瑞典在通信技術、精密制造等領域的優勢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前往瑞典投資。陳永嵐介紹說,在過去的3年中,華為技術、中興通訊、中國五礦集團、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等40多家中國企業在瑞典設立了公司或駐瑞典辦事處,為數眾多的中國民營企業也通過瑞典打入北歐商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