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修外煉促轉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8月23日 07:53 中國質量新聞網 | |||||||||
抬頭看形勢,低頭抓管理。借助“外腦”構建新的管理平臺,浙江企業正逐漸走出“低價跑量”的簡單拷貝盈利模式。 浙江老板們的眼光變了,他們一改過去只盯生產和市場的舊思維,正在養成一種新習慣:抬頭看形勢,低頭抓管理,以此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向內的視角: 念好管理真經 對于大多數浙江老板來說,最頭疼的事不是資金短缺、企業規模小,而是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和員工素質不高。 浙江省社科聯課題組剛剛結束的一份抽樣調查顯示,該省被抽樣的500家企業中,僅5.7%的受訪企業認為不存在危機,其余企業都強烈感覺“受到危機的嚴重威脅”。 由于外貿摩擦頻繁、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再加上自身的先天不足等等原因,浙江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常常會面臨一系列的危機,如經營理念不明確、管理方法欠科學、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等等。 不少浙江民企目前還沒有突破傳統的盈利模式,依然是“四低”打天下:低成本、低價格、低技術和低附加值。浙江民營經濟研究院剛剛完成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企業競爭優勢是什么?50%的浙江民企選擇“低廉的價格”。 而在浙江省統計局前不久發布的一份名為《2004年浙江工業綜合經濟效益從領先轉變為落后》的報告中,直陳浙江“軟肋”:規模以上企業綜合效益指數為155.9,比全國低8.4個百分點;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6.0%,比全國低0.5個百分點…… 就連浙江人自己都很納悶:前往浙江取經的人絡繹不絕,為什么浙江工業反而落后了?對此,主持調查的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葛立成心中了然:浙江民企走的是一條簡單拷貝、空間位移的擴張之路,即生產模式的不斷復制,從本地復制到外地,量雖大增,質卻少有提升。 與此同時,浙江民營經濟研究院還發現,浙江民企大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所占比例高達63%,技術密集型企業僅占24.9%,資本密集型企業則只有12.1%。 目前,浙江全省有85個縣市存在塊狀經濟,以塊狀經濟為載體的集聚優勢,讓浙江聞名遐邇。殊不知,由于素質不高的勞動力成為企業生產的主要要素,同時,大多數企業實行的是粗放式管理,因此,塊狀經濟其實是用無限擴大的產能來追求絕對利潤,這也使得浙江制造總體處于國際分工體系的價值鏈低端。 幸運的是,不少企業家對這種危機管理已經有所認知,并開始探求規避危機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在調查中,關于民企進一步發展所擬采取的主要措施,被調查企業首選的前3項就是:加強內部管理、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市場開發和營銷系統建設。 對外的視角: 盯緊國際市場 近日,紹興縣柯巖街道新風塑業有限公司組建成立的“新風商學院”揭牌開學。依靠公司資源成立自己的商學院,這在紹興地區還是首家。 目前已成功從日本、德國引進了雙向拉伸薄膜生產線設備的新風公司,年產8.3米寬的BOPP薄膜5000萬公斤。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技術要求的不斷提高,對公司管理層和基層員工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由于“新風塑業”的管理人員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為盡快提高年輕人的管理才能,提升他們的管理理念,“新風塑業”投資4.8萬元,向紹興市企業成長研究中心申請安裝了遠程教育網絡平臺,并依托這個平臺,成立了“新風商學院”。以后,不出“家門”,公司就可以對中層管理者與員工進行生產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等一系列課程培訓教育。 “覺得壓力很大”的錢江集團總經理助理高志榮向記者坦言,他們雖然沒有專門的培訓學院,但公司經常組織管理者及時外出輪訓,如ISO9000管理體系、QS認證、市場營銷等等。 不僅如此,歐美等經濟發達區域的產品標準也成為不少企業學習的主打課程。近年來,歐美頻頻揮舞的“特保”大棒,使民企傳統盈利模式的弊端暴露無遺。貿易大棒之下,浙江民企明顯感到痛楚——曾經的競爭優勢,如今已是高處不勝寒。長期“低價跑量”已成為制約浙江民企發展的劣勢。 中國計量學院管理學院院長宋明順這幾年來“幾乎沒有休息,連寒暑假都沒閑著,做了不少課題,其中不少是對企業管理者進行的標準培訓”。 宋明順教授說,除產品本身的技術標準外,對生產過程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歐盟的技術壁壘正由強制性的技術標準限制,轉向用無定量的、人為管理控制的方法進行限制。所以,企業要對國外、國際標準加以研究、消化和利用,同時通過對標準的分析對比,可以真正做到深入了解本企業產品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和關系所在,從標準水平、技術水平的差距中,尋找本企業技術改進的方向。而且通過研究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了解國外主要競爭對手的技術發展水平,以及主要出口國相應的標準和技術法規的變化情況,弄清產品進入該國或地區的市場準入條件和程序,從而提高企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形勢所迫也好,自身所需也罷,一個不爭的事實,浙江的一些企業家正在培養新的習慣,并借助“外腦”構建新的管理平臺,以此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作者:王 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