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限售股解禁凸顯股改后遺癥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09:16 中國經濟時報
-蘇培科 近期,宏觀緊縮政策、報復性擴容和限售股解禁“三江”交匯,讓長期承擔“河床”任務的中國股市面臨著“江水”、“海水”的沖擊,洪水猛獸般的圈錢潮將剛剛恢復元氣的股指嚇退,依靠短暫財富效益聚集的投資信心在非流通股解禁面前煙消云散。此刻,“鎖一爬二”和“新老劃斷”后的股改后遺癥開始發作,給預備收官的股改政績工程帶來了一絲絲寒意。 8月15日,G中信和G長電的股改鎖定承諾到期,他們的非流通股正式“解禁”總股數16.97億股,總市值達180億元左右(以8月14日收盤價計算),這個消息不但讓G中信和G長電股價在“解禁”前節節走低,同時股指大盤在恐慌心理下也遭遇回調,尤其是“解禁”前夜的8月14日,股指以“黑色星期一”的面孔來迎接“解禁”大軍,市場對此的恐慌程度可見一斑。雖然在“解禁”當日并未遭遇人們所恐懼的“小非”(持有公司總股本不足5%的小額非流通股股東)拋售,但是懸在中國股市上空的“大非”流通和“小非”套現等壓力不容忽視,因為“小非”們已經獲得了合法的流通權,流通套現只是早晚的事情。 據券商研究所統計,今年8月份共有33家G股公司合計逾40.19億股原非流通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約為340.28億元(按8月11日收盤價計算)。從2006年年內各個月份的限售股解禁情況來看,8月份限售股解禁的市值最大。8月份限售股解禁市值最大的前五家上市公司分別為G中信、G長電、G申能、G明珠、蘇寧電器,這五家公司“解禁”市值合計約254.45億元。在經歷今年8月份的“解禁”高峰期后,9月份將有4家公司限售股解禁,10月份有25家,11月份有72家,12月份有66家。2006年年底以前,兩市合計有184家公司約104.25億股的限售流通股解禁,解禁的限售流通股市值超過700億元。對于2006-2008年各月可能“解禁”的規模,國信證券研究所測算,除了今年的這兩次高峰,2007年4、5月份是單月“解禁”規模的最高峰,隨后會有所下降。但最大可能的“解禁”規模會在2007年下半年加速上揚,2008年下半年達到最高峰;到時將會面臨數以千億的“解禁”資金壓力。 通過這些數據不難看出,今年8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均為限售股解禁的高潮期,其流通套現的壓力并不亞于IPO和再融資。顯然,由限售股解禁引發的“鎖一爬二”股改后遺癥已經開始爆發,如果再不采取合理的調配措施,再繼續進行報復性融資圈錢,沉迷在一級市場瘋狂炒作,二級市場將面臨著不堪設想的災難。 對于“小非”解禁,一些券商研究所卻不以為然,認為今年解禁700億元的限售流通股,與今年下半年計劃1500-2000億元的A股IPO和再融資規模相比,壓力并不顯著。他們分析,“小非”有可能拋售的只是一些經營不佳、業績不良、盤子不大的股票,而對于經營優良、業績穩定、涉及到國計民生的大盤國企,“小非”不會急于拋售,他們還建議趁機買入,認為是收集籌碼的良機。 但是國內股市中類似這樣優秀的企業究竟有多少?有幾家真正具備長期價值投資?“小非”拋售真的是收集籌碼的良機嗎? 首先,我想投資者應該很清楚國內股市具有投資價值的企業屈指可數,往往是只有一丁點概念,股價就被炒上了天。對于這類快速暴漲的“價值股”,誰敢長期持有?以前“小非”們不能在高位流通套現,而現在可以了,只要股價背離價值、炒高,到時別說“小非”要拋,估計連大股東都會在高位套現,然后再在低位購買,因為只有大股東們最清楚手里的股票究竟價值幾何。 其次,對于限售股解禁的數量與IPO和再融資的規模比較,就更沒有道理了,也沒有可比性,只能說明IPO和再融資不合理,因為二者都是吸食股市資金的“巨蟒”,目的都是為了圈股民的錢財,誰大誰小對市場和投資者而言都并非好事。 第三,限售股解禁后套現、拋售是投資者逃離的指南針,而非收集、控制籌碼的好時機。由于非流通股的數量遠遠大于流通股數量,他們“解禁”后反而會對當前的控股主力造成壓力,他們的拋售會對“解禁”之前的暗莊造成巨大沖擊。因為在全流通后,每個企業的流通盤幾乎是在原流通盤的基礎上成倍翻番,這樣將導致老莊家無法控盤。除非以前的暗莊就是公司自身,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全流通之前,暗莊已經與公司大股東簽訂了“合作”協議。全流通之后“一股獨大”的非流通股股東在“解禁”后就化身為明莊,這樣一明一暗的“合作”會嚴重侵害中小散戶的利益。 雖然目前股改后遺癥并未完全暴露,但在“鎖一爬二”和“新老劃斷”剛剛開始后,股市就開始反應不良,投資者極度恐慌,股指萎靡不振,若不及時采取合理措施,等限售股大規模解禁之后,市場格局和投資信心將更加惡化。 對此,筆者建議可建立股改特別公告制度,將“非流通股”在二級市場上的動態及時進行公告,用每周公告或每半個月公告一次的方式進行特別公告,通告持有實際流通股本(未解禁之前的流通股)數量超過5%的非流通股股東的變化情況,將其在二級市場拋售、套現的數量均要及時公告,這樣就可以讓一些數量巨大的“小非”們也會進入監管和公眾的視角。通過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讓市場更加透明化,這樣既可以防止“小非”們的胡作非為,也可以緩解二級市場的恐懼心理。采取及時公告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非流通股盤子普遍遠遠大于實際流通股本,這樣會導致一些“小非”在解禁之后會成為二級市場的超大股東,雖然其在總股本中不到5%,但可能是實際流通股本的20%或30%。 另外,“新老劃斷”也作為股改后遺癥之一,其IPO圈錢和再融資等問題由于在股改中并未徹底解決,此次再伴隨著限售股解禁,其問題顯得更加突出,管理層對此也應該給予充分重視。 但是,我國股市往往對于一些畸形的市場問題和現象,在解決時缺乏戰略性,時常對一些問題采取簡單化處理,導致股市新病舊癥此起彼伏。如中工國際等IPO新股的爆炒,就讓一些人誤解為是股市流動性過剩,于是建議多發新股以抑制需求。但他們卻從未想著從畸形的發行環節和扭曲的一級市場找問題,也沒有反思我國股票市場僅僅只是一個圈錢的“賣方市場”格局。在這樣一個處于賣方優勢的市場里,投資者肯定不能選擇到物美價廉的股票,往往買的是價格高昂的垃圾。由于一級市場爆炒后的強賣,導致二級市場仍然只能被動接受。因此,中國股市“賣方市場”格局亟待改革。另外,畸形的發行制度改革也迫在眉睫。由于發行制度存在的問題導致一級市場出現價格壟斷等爆炒行為,直接影響到二級市場。 顯然,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市場格局,沒有合理的發行制度,沒有健康的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就肯定也是不健康的。對此,筆者曾在《IPO圈錢不能竭澤而漁》一文中呼吁:應采取真正市場化的發行、詢價方式來進行IPO,同時建議縮小一、二級市場的差距,采取“市值優先認購權”的方式來保護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限制一級市場的投機資金申購團。這樣既可以解決問題,也可以將一級市場的閑置資金騰出,讓其要么流進二級市場要么回歸社會。這樣,對股市和宏觀緊縮均有益處。反之,則不能回收過剩的流動性,也不會改變股市惡炒的局面。 今年新股上市后,普遍出現高開低走的局面。在筆者看來,這是二級市場投資者在覺醒,是較以前更加理性的結果。在這種畸形股市發行制度下,“用腳投票”是最佳選擇。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