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全球薪酬排名北京第65 上海第59位比北京高6位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10:4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11日電據國際金融報報道,瑞士當地時間8月9日,在調研了全球71個大城市的商品及服務價格、薪酬和購買力之后,全球最大財富管理公司瑞銀集團公布了2006年《全球價格與收入》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生活成本方面,上海和北京分列第60和62位;就薪酬和購買力而言,上海分別排在第59和58位,北京則均列第65位。 亞太地區生活成本差距最大 這份每3年發表一次的研究報告,依據122種商品和服務價格計算出全球71個城市的生活成本(不包括住房和能源支出),其中,上海和北京分別排在第60和62位,香港和臺北排名則分別為第27和40位。 全球生活成本最昂貴的5個城市分別為:奧斯陸、倫敦、哥本哈根、蘇黎世與東京。如果包括居住成本在內,倫敦及紐約的生活負擔則更為沉重。 瑞銀認為,盡管中國經濟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但是上海和北京的生活成本仍然維持相對較低水平,主要是因為中國的貨幣仍然能夠抗拒升值的壓力。另外,京滬兩地的食品、服裝和服務的價格相對而言比較便宜。 此外,亞太區的生活成本差距居全球之首。東京是全球生活成本第5高城市,而新德里、孟買及吉隆坡等城市卻排名榜末。新加坡、臺北及兩個環太平洋城市――悉尼及奧克蘭則處于中位。 薪酬排名上海比北京高6位 報告中的薪酬指數是依據14個行業的工資和工作時間計算得出的。哥本哈根在全球薪酬指數排名中位居第一,之后依次是奧斯陸、蘇黎世、日內瓦及紐約。中國大陸地區,上海位居第59位,北京則為第65位。 在亞洲地區,東京以第18位的排名位居亞洲之首,其次是首爾第32位、臺北第36位、新加坡第38位和香港第40位。 調查發現,在14種最具代表性的行業中,西歐及北美城市的時薪平均為15歐元(約合153元人民幣),而東歐及亞洲城市的平均時薪為3至4歐元(約合30至40元人民幣)。 買個巨無霸需工作35分鐘 在購買力方面,蘇黎世的排名穩執全球牛耳,而上海和北京分別位居第58和65位。亞洲地區排名位居前列的城市依次為:東京第24位,臺北第33位,首爾第37位,新加坡第40位和香港第45位。 報告還專門用“購買一個巨無霸漢堡包所需的工時”反映價格與薪酬的關系,以此來評定雇員收入的購買力。就全球平均而言,每工作35分鐘可購買一個巨無霸漢堡包,但各地差異極大。 在東京,買一個巨無霸漢堡包只須工作10分鐘,位居全球之首;其次依次為美國和北歐城市。中國的幾個上榜城市中,購買一個巨無霸所需工時由短到長依次為香港、臺北、上海、北京,時間分別為17、20、38和44分鐘。 亞洲人工作時間最長 報告顯示,近30年來歐洲人持續減少工作時間,換取更多休閑時間。相反,美洲及亞洲人似乎更注重增加收入,尤以亞洲人的工作時間最長。 按每周工作42個小時計算,亞洲區的雇員一年的工作時間比巴黎人(每年僅1480個小時)或柏林人(每年1610個小時)超出約60天。71個城市中,首爾雇員的工作時間最長,巴黎雇員最低。 (魏紅欣)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