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借錢買海貨 不算不會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8月07日 08:08 經濟參考報 | |||||||||
天津人好吃,也自詡為會吃,并且以會吃為榮。 天津北京距離不過百公里,但兩個城市吃的習慣差距不小。上世紀70年代末,我作為真正的天津人剛到北京,就覺得北京人不太會吃,最典型的莫過于吃魚的單調。那個時候,對多數北京人而言,似乎吃魚就等于吃帶魚,市場上,主要供應的也就這一種魚,后來多了一“條”,就是又加上了瓶魚(也做平魚,其實還是“瓶”字更準些)。這兩種魚在天津人
喜好吃、又會吃,主要表現在對海鮮的理解和制作上。天津人愛吃,更主要地體現在對海鮮的熱愛上,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對水產品的愛好上。 不妨與大連等海濱城市做個比較。筆者在大連有不少親戚朋友,大連人確實是愛吃海鮮,同時對海鮮之“鮮”的要求也比較高,比如“活吃蟹子生吃蝦”,比如海鮮市場對活魚的高標準要求;還有一點更不能忽視:大連人基本上不吃河魚河蝦河蟹,理由是,淡水產品“一股土腥味”。 在天津,吃海貨是大眾化的事,有條件的要求高,沒條件的平頭百姓“臭魚爛蝦”并不排斥,甚至對魚的臭、蝦的爛振振有詞地解釋為“對健康無大礙,不像肉類臭了對人體有害”。對海螃蟹登陸后過高的“死亡率”更不忍“一扔了之”,多數情況下照吃不誤。 與大連人不同的是,天津人不僅對海鮮來者不拒,對河鮮也情有獨鐘。一些同時有海貨和河貨的水產,比如螃蟹,顯然是淡水的更值錢、更味美、更能登大雅之堂。每年秋天大約在中秋節前后,天津的“勝芳大螃蟹”個個體大黃肥,蘸上“獨流老醋”泡姜末,至今想起來還是有點垂涎欲滴,其質量決不在大閘蟹之下,印象中,勝芳蟹的個頭還要大些。 天津人的這種“河海兼收”,得益于天津獨特的地理環境。一方面,天津地處平原,瀕臨渤海,氣候適宜,海洋物產十分豐富。另一方面,天津又“地當九河津要,路通各省”,且湖泊眾多,水洼子、池淀子到處都是,各種淡水產品也應有盡有。清張燾在《津門雜記》一書中曾寫道:“津沽出產,海物俱全,味美而價廉。春月最著者,有蜆蟶、河豚、海蟹等類。秋令螃蟹肥美甲天下,冬令則鐵雀銀魚,馳名遠近。黃芽白菜,嫩于春筍;雉雞鹿脯,野味可餐。而青鯽白蝦,四季不絕,鮮腴無比……”如此豐饒的物產,能不把天津人的嘴慣壞? 雖然現在水產品不少靠的是人工養殖,但是,吃海味還是有季節性的,尤其是活的鮮的“野生的”,總要知道大體的汛期,這個汛期時間通常較短,錯過了就“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只有明年再見了;而汛期和捕撈時節有關,更重要的是與水產品最肥、最美味的時節有關,如蝦的春汛,蟹的秋汛等等——因此,天津才有了“借錢買海貨,不算不會過”的民間說法。時下,人們流行去海邊吃魚,天津塘沽、漢沽的海邊,北塘漁港外,海鮮已經成了最叫座的招牌菜,不僅天津人去解饞,外地游客也常常蜂擁而至。在做法上,其實,最香的海鮮河鮮,就是清蒸清煮,少加作料、少做“深色”加工:這一點,南方北方大廚是比較有共識的。 張賢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