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假如凱雷收購永樂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04:14 中國青年報
趙冰 凱雷收購徐工和國美收購永樂成為今夏也可能是今年最受關注的并購話題,但二者的命運卻大相徑庭,一個還處于水深火熱的膠著中,一個已經開啟了慶祝的香檳。兩起并購案就像兩部風格迥異的電影,讓人無法不對其中緣由進行深刻反思。 拉鋸戰與閃電戰——從交易過程來看,國美收購永樂是快刀斬亂麻,雖然遇到了一些小的抵抗,但基本上都屬于交易雙方的討價還價策略,從媒體得到消息到最終成交也不過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而凱雷收購徐工則沒有那么幸運,即便從2005年10月雙方簽訂股權買賣協議到現在也已9個月的時間。閃電戰體現了資本市場的效率,而拉鋸戰則吞噬著企業的活力。不可想象徐工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否還能保持本應該具有的活力和狀態。 拉鋸戰對企業,對國家,對買方,對賣方都沒有好處,但誰也不敢承擔給拉鋸戰畫上句號的責任。徐工集團、省政府、商務部,誰都在對國資負責,誰都無力負責。這些巨大的資產對國資管理部門來說,是它的,又不是它的;是我們全體國民的,但我們全體國民又對它無能為力。 價格拷問的烈火清風——兩個案例的一個鮮明對比是:對于徐工案,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價格,而價格問題更是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討論。雖然很多對價值的評估方法還值得商榷,對徐工價值的各種指責甚至是口誅筆伐一直不絕于耳。徐工和凱雷乃至國資部門都被置于烈火中。而在永樂案中雖然大家也關心價格問題,但輿論對于該價格卻出奇的平靜。 從國家經濟安全角度來說,政府應該在批準或否決某項交易之間作出選擇,正如聯想收購IBMPC業務時美國政府的所為一樣。價格從來就是企業乃至股東自身的事,政府沒有能力也毫無必要對價格作出判斷。但是徐工的國有性質使得問題復雜起來。眾所周知,國資轉讓的底線是凈資產,但價格高于凈資產是否就意味著不流失呢?顯然不是。在真正的所有者缺位的情況下,無論徐工以什么價格出售,恐怕操刀者都難以洗脫“賤賣”的罪名。 商業并購與國企難題——永樂案是一場典型的商業并購,在這個交易里不管是永樂還是陳曉都不是失敗者,他們得到了他們希望得到的,并且以自己認為適當的價格,至少這是他們利益最大化的結果。這就是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范例,也是資本市場的真正意義。而以徐工案為代表的國有企業卻由于代理制度的問題而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配置。一個是沒有失敗者的合作,而另一個可能會演變成沒有成功者的戰爭。 國有資本正常流轉的出路在于兩個方面:科學的價值評估和嚴格的信息披露。只有依靠科學的價值評估,才可能得出國有資產的公允價值范圍。也只有通過嚴格的信息披露才能保證陽光下的交易。為了保證個體股東利益不受侵害,資本市場必然以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作為保證。而在國資領域,徐工和凱雷以保密協議作為保持沉默的理由,但是這對于行使國有資產出資人責任的國資部門顯然是不適用的,他們理應對交易作出說明和對問題作出解答。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