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樂股價跌破發行價,進入“冰點”之時,國美“掌門人”黃光裕出手了,他趁低吸納,一舉吞下“上海老大”永樂,解決了國美在上海一直無法贏利的“心病”,黃光裕勝利了。
即便永樂股價跌破了2港元,投資永樂的香港基金經理們仍在堅守,因為9個月以前陳曉在香港上市路演的景象還歷歷在目。當國美、永樂合并消息鋪天蓋地之后,香港基金經
理們看不懂了。他們向業內資深人士求教,中國的家電連鎖行業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已經發展到只有依靠規模才能獲利的地步。
黃光裕勝利了,但是這意味著什么?
證券市場資源配置優化
“這是在證券市場上完成收購兼并、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完美案例。”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洪濤為記者分析,相對于永樂來說,國美的規模更大、網點更多,在資本市場上,兩者按照“大魚吃小魚”的市場規律整合在一起,既體現了證券市場快速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優勢,同時,對家電連鎖行業來說也是件好事。
行業漸入理性競爭
上海交家電協會秘書長韓建華則表示,國美、永樂合并后,這個行業高速發展所產生的“泡沫”將被擠出來,整個家電連鎖行業逐漸進入理性競爭階段。
他認為,三大巨頭目前都沒有找到在三、四級市場贏利的經營模式,這就導致大家在上海、北京在一、二線市場殘酷競爭、貼身肉搏。
富國基金相關負責人分析,連鎖巨頭們現在更處于提高經營效率,才能大幅提高利潤的階段,依靠跑馬圈地大規模贏利的時代已經過去。如果再“自相殘殺”,那么只能是利潤越拼越薄,資產雄厚的美國百思買則隨時“乘虛而入”,一個個輕松收購。
加大供應商壓力
數據顯示,國美、永樂合并之后,年銷售額將高達800億元。尤其是在上海、北京這兩個重要市場,兩者合并后,再加上繼續完成永樂、大中的合并,國美在上海、北京的市場占有率將遠超過60%,達成區域壟斷。
洪濤表示,渠道資源在關鍵區域大大加強后,他們對家電供應商的話語權也相應擴大,如果雙方不能平等相處,必然給供應商造成更大壓力。事實上,國美、永樂合并將讓部分供應商很不舒服,如果過去他們提供給國美、永樂的是兩個價格體系,今后這將暴露無遺。
高管、員工的調整
據記者了解,國美、永樂在上海面對面的門店多達21個,關店是必然之舉。國美、永樂合并后,高管與員工肯定面臨不小的調整。
而在洪濤的眼中,如果整合只是單一的資本力量的融合,忽視了企業文化、員工心態的融合,那么這場并購就將意味著一場合合分分的巨大動蕩,反而產生負面效應。 早報記者 陳華 周浩
|